專題新聞
-
大腸直腸癌治療精準化!醫師帶你正確認識基因檢測
認識精準醫療時代!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癌症已蟬聯39年我國十大死因第一名。對抗癌症最好的方法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過,像是胃腸道癌症,包含大腸直腸癌、胃癌等,因為早期沒...
今健康 1天前 -
染疫後遺症「慢性疲勞」最常見 國際研究指出高麗蔘補充助改善
潮健康/綜合報導 染新冠病毒後遺症 慢性疲勞最常見 雖然感染新冠病毒多為輕症與無症狀,但是確診康復後「長新冠」(Long-COVID)的後遺症問題,可能持續長達半年甚...
潮健康 1天前 -
攝取「纖維質」降血壓還能防失智? 專家籲多吃「4種食物」
潮健康/外電編譯 多吃富含高纖維的食物,能為身體帶來何種益處?攝取足夠的纖維質,可保持腸道環境健康,避免肥胖與並顯著降低各疾病發作的風險。先前的研究即指出,多吃纖維對降...
潮健康 1天前 -
無不良習慣健檢卻見大瘜肉 她才28歲淪腸癌高危險族群全因「它」!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大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每年大約有6千多人因此喪命。但沒有不良習慣的妙齡女子,怎麼也會是大腸癌高危險族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
匯流新聞網 4天前 -
達文西治療第3期大腸癌 3天順利出院
台灣新生報 8天前 -
榮獲兩項SNQ國家品質標章獎 院長陳自諒接受蔡英文總統表揚 轉化治療三合一強化療 搶救癌症患者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獎
報新聞 8天前 -
晚期胰臟癌 化療為主
台灣新生報 11天前 -
疫情衝擊民眾就醫及癌篩
台灣新生報 11天前 -
大千綜醫護理部 發起愛心募捐
台灣新生報 14天前 -
職場女性家庭事業兩頭燒 醫師曝「這2項」健檢不可少
【NOW健康 蘇淳閔/台北報導】現代職場女性角色真的不好當,上班忙工作、下班忙照顧家庭,總是家庭事業兩頭燒,往往忘了照顧自己的健康。目前台灣染疫規模不斷擴大,讓大家開始...
NOW健康 15天前 -
肚子一直叫,腸鳴怎麼辦?醫指常見原因,1情況盡早檢查。
不少民眾時常會有「明明沒肚子餓,肚子卻一直叫」的情況,有時甚至聲音大到旁邊的人還關心是不是肚子餓,有時還會伴隨著相當不舒服的腹痛。對此國泰醫院電消化內科江技坤醫師指出常...
今健康 16天前 -
PCR診所、醫院地圖一次査!有症狀、快篩陽先電話預約再前往
【早安健康/洪辰竺報導】本土疫情嚴峻,近期大量民眾紛紛湧入醫院急診室進行PCR採檢,造成急診雍塞,更已嚴重影響到生命危急、真正需要急診的患者的就醫需求,為解決急診壅塞問...
早安健康 18天前 -
過馬路很喘恐是「肺動脈高壓」! 積極治療可與之共存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你每次過馬路時能夠在時間內過完,還是會氣喘吁吁,甚至在時間歸零時才走到一半?如果是後者就該擔心「肺動脈高壓」。5月5日是「世界肺高壓日」...
NOW健康 20天前 -
呼吸困難、咳血咳痰、過馬路走輸小綠人 竟是肺動脈高壓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新疫情時代,過馬路喘吁吁不一定是戴口罩的自然反應。高雄一名護理師,本身患有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肌炎」,去年接種完CO...
健康醫療網 21天前 -
走輸小綠人 當心肺動脈高壓纏身
台灣新生報 22天前 -
過馬路很喘 恐是「肺動脈高壓」!積極治療可與之共存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你每次過馬路時能夠在時間內過完,還是會氣喘吁吁,甚至在時間歸零時才走到一半?如果是後者就該擔心「肺動脈高壓」。5月5日是「世界肺高壓日」...
NOW健康 22天前 -
過馬路喘吁吁是口罩惹的禍?走輸小綠人當心肺動脈高壓!
今健康/陳宇恩 COVID-19新疫情時代,過馬路喘吁吁不一定是戴口罩的自然反應!高雄一名護理師,本身患有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肌炎」,去年接種完COVID-19疫...
今健康 22天前 -
喘吁吁≠防疫口罩惹的禍! 走輸小綠人當心是肺動脈高壓!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COVID-19新疫情時代,過馬路喘吁吁不一定是戴口罩的自然反應!高雄一名護理師,本身患有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肌炎」,去年接種完COVID...
台灣好報 22天前 -
護理師打完疫苗呼吸困難、咳血咳痰…竟是自體免疫疾病併發肺動脈高壓
接種完COVID-19疫苗之後,如果有出現呼吸困難,千萬不要以為是正常副作用而拖延就醫,尤其是本身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更應該提高警覺,小心併發有「心臟癌症」之稱的肺動...
華人健康網 22天前 -
淋巴水腫使肢體沉重 超級顯微手術改善回流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86歲男性在14年前因攝護腺癌曾接受外科治療,後因10個月前發現右下肢有明顯腫脹的情形,影響一般生活步行就醫,經檢查後,證實為腹腔淋巴結廓...
健康醫療網 27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