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健兒在奧運史上有許多精彩時刻,為國爭光的同時,也讓世界看到台灣。今年東京奧運共66名選手出戰,而在他們之前,又有哪些運動員寫下精彩紀錄?
台灣第一人-張星賢
(圖取自維基百科)
講到台灣第一位參加奧運的選手,許多人第一直覺得可能是「亞洲鐵人」楊傳廣,不過早在1932年洛杉磯奧運時,台灣人張星賢代表日本參加男子400公尺跨欄,成為第一位在奧運會場上奮戰的台灣人。
亞洲鐵人-楊傳廣
(圖取自維基百科)
「亞洲鐵人」楊傳廣在1960年羅馬奧運中出戰田徑十項全能賽,當中有七個項目領先美國選手拉福強森(Rafer Johnson),可惜最終因鉛球分數落後太多而飲恨奪銀。但仍是台灣第一位在奧運會上奪牌的選手。
楊傳廣同時是奧運會中第一位奪牌的阿美族選手,下一位得到獎牌的阿美族國手是52年後,在倫敦奧運中拿下跆拳道銅牌的曾櫟騁。
飛躍的羚羊-紀政
(圖取自維基百科)
有「飛躍的羚羊」稱號的紀政,在1968年為台灣在田徑場上拿下一面銅牌,成為我國第一位在奧運會上奪牌的女性選手。墨西哥奧運後,紀政的體壇生涯來到顛峰,1968年到1970間,紀政參加共154場賽事,贏下153面獎牌,當中許多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70年代,我國與中共在代表權上的爭執,一度讓我國選手無法參與奧運,當時楊傳廣、紀政等人努力奔走,促成我國今天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與國際奧會。
女子舉重開拓者-蔡溫義
(圖取自facebook.com/noc.tpe)
在紀政之後,我國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奧運中未有斬獲,直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舉重好手蔡溫義在男子舉重60公斤級得到銅牌,打破16年沒有奪牌的紀錄。
蔡溫義不僅在賽中有傑出表現,轉戰教練後,更是培養出無數優秀的舉重女將。在奧運場上奪下金牌的陳葦綾、許淑靜都曾受過蔡溫義的訓練,是我國女子舉重功不可沒的大功臣。
第一面金牌-陳詩欣、朱木炎
(圖取自facebook.com/noc.tpe)
台灣一直到2004年雅典奧運才拿下我國的第一面金牌,陳詩欣在跆拳道女子第一量級項目中,以6:4踢走古巴選手迪雅茲。同一年在男子組第一量級中,「戰神」朱木炎以6:1打敗墨西哥選手布蘭柯,再為中華隊拿下一面金牌。兩人分別成為我國第一位男性與女性的金牌國手。
不倒女王-蘇麗文
(圖取自facebook.com/noc.tpe)
相信許多人對蘇麗文2008年在北京奧運的表現印象深刻,在出戰第一戰時就已傷到左膝,但卻一路堅持到銅牌戰,甚至與對手戰成平手。期間痛到倒地共11次,但每次都再站起來,最後雖仍不敵對手馬丁娜,但其堅忍不拔的精神仍大獲讚揚,而有「不倒女王」的稱號。
高舉雙金-許淑淨
(圖取自facebook.com/olympics)
台灣在奧運中一共拿下5面金牌,其中有2面由許淑淨包下。里約奧運前夕倫敦奧運的舉重金牌選手趙常玲因藥檢未過,許淑淨遞補上金牌。再戰里約奧運時,在教練蔡溫義的機智策略助攻下,以212公斤的成績拿下金牌,成為我國第一位擁有2面奧運金牌的選手。
台灣過去許多運動員在奧運會上揮灑汗水,今年66位台灣健兒前進東京,每一位都卯足全力拚戰,為台灣在奧運史上增添光榮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