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管理,華人學不會?
【文/楊瑪利】 2019年時我訪問了亞裔創投教父中經合董事長劉宇環的千金劉宏敏,她當時是花旗銀行位階最高的華人女性,擔任財富管理北美區執行長,統領2,000位員工,管理5,000個總資產逾5億美元的富豪家庭。2021年,她更高升為花旗銀行財富管理的全球總裁。 訪問時,我請教她,身為一個華裔要在美國社會出人頭地,需要克服哪些困難?我至今仍難忘,她指出,絕大多數
本期文章
-
超秦企業以「電腦選的雞」抓住消費者的胃
【文/張彥文;攝影/黃菁慧】 國人愈來愈重視健康,雞肉的食用量與日俱增,而傳統屠宰業難以符合消費者對雞肉品質精緻化的期待;超秦企業如何藉由數位化的力量,供應市場愈發
哈佛商業評論 54天前 -
商店不只有便利,全家就是你家鮮食庫!
【文/張彥文;攝影/黃菁慧】 台灣的便利商店數量龐大,也面臨諸多挑戰。像是純粹以便利為訴求,卻難以培養固定的客群;另外,店內的鮮食必須定時淘汰,導致大量浪費……但全
哈佛商業評論 54天前 -
現在就要的太空策略
【文/馬修.溫澤爾Matthew Weinzierl、普利斯維拉傑.喬杜里Prithwiraj (Raj) Choudhury、塔倫.卡納 Tarun Khanna
哈佛商業評論 54天前 -
F1常勝軍的奪冠方程式
【文/安妮塔.艾伯斯Anita Elberse】 梅賽德斯車隊可以說是F1賽車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車隊,車隊領隊托托.沃爾夫(Toto Wolff)帶領他的組織取得
哈佛商業評論 54天前
其他哈佛商業評論雜誌
-
六代同堂的職場難題
【文/楊瑪利】 你是否注意到,台灣的職場已進入多元世代融合中。許多二、三年級出生的台灣第一代創業家,仍充滿戰鬥意志,尚未退休;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則已進入職場。若以十年為一代
-
無聲離職潮,誰的錯?
【文/楊瑪利】 最近,全球職場出現一個熱門關鍵字:「Quiet Quitting」。在台灣,有人翻譯為無聲離職、安靜離職,或更貼近原意的在職離職。 緣起是今年7月,有人在TikTo
-
謝惠全樂觀應對通膨:「全年營收仍看好!」
【文/張彥文;攝影/蘇義傑】 在今年百強榜單上,航運業表現引人注目,尤其奪得總排行第三名(https://event.hbrtaiwan.com/2022twleader/)佳績的
-
這本書,我一定收藏!
【文/楊瑪利】 最近有一本書出版後,我意外得到很多師長與朋友的主動回饋。不少認識多年的朋友、其中很多是各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對這本新書的反應,顯然比我興奮,有人還主動分享了應該如何
-
「智力」跟你想的不一樣
【文/天下文化】 本書為全球暢銷書《讓天賦自由》作者肯.羅賓森生前構思的最後一部著作。他的TED演講〈學校扼殺了創意嗎?〉(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
-
塑膠業的毛利王!創新研發力逆轉夕陽工業
【文/張彥文】 走進宗瑋工業的廠房,會以為自己身處高科技的研發中心。現任董事長林健祥,30年前接手家中虧損連連的塑膠工廠,放下博士光環從頭打拚。他雖身處傳統產業,卻心懷追求創新的研
-
「沒肩膀」的領導人
【文/楊瑪利】如何做個好主管?在天秤兩端取捨平衡,是一門藝術。 到底怎樣才是好主管?最近我有一些不同的體會。這陣子一位多年擔任高階主管的朋友與我分享,多年來他總覺得有義務要幫助他帶
-
台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ESG+創新,未來企業發展兩大課題
【文/張彥文;圖/胡星陽提供】 在《哈佛商業評論》迎向百年慶之際,全球繁體中文版也將自本期開始,陸續訪談國內多所重要的商管學院院長,談談管理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值得關注的趨勢。首篇訪談
-
預測中美兩大巨頭的未來
【整理/天下文化】 2022年仍將是個很有趣的一年,由於美國及台灣股市已經連續漲了幾年,媒體都在討論有哪些可能影響2022年經濟及股市的風險。大家不約而同地提到通貨膨脹帶來的升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