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離職潮,誰的錯?
【文/楊瑪利】 最近,全球職場出現一個熱門關鍵字:「Quiet Quitting」。在台灣,有人翻譯為無聲離職、安靜離職,或更貼近原意的在職離職。 緣起是今年7月,有人在TikTok上發表了一支17秒的短片,影片主角喃喃自語地說道,他最近學到一個詞叫「Quiet Quitting」,這不是指辭職不工作,而是指辭去「那個在職場上奮鬥的自己」,雖然仍在工作,但不
本期文章
-
華城電機的終極目標:讓新員工獲得50年功力
【文/張彥文;攝影/張智傑】 華城電機是高度依賴人工、師徒傳承制的製造業,因為社會少子化的缺工危機,只有邁向數位化才能長久發展,但經驗與專業都在師傅的腦袋中,該怎麼
哈佛商業評論 96天前 -
遠通電收逆轉全面負評,彎道超車成台灣之光
【文/張彥文;攝影/蘇義傑】 高速公路收費電子化,還可以導入智慧化的交通管理──這本是美好的願景,但遠通電收接手之初,卻經營不善負評如潮。總經理張永昌如何逆轉這局死
哈佛商業評論 96天前 -
八大領袖成功學
【文/《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編輯部】 一百年前,《哈佛商業評論》出版了第一期,使命是協助領導人實踐全世界最好的管理概念。為了紀念一百週年,我們邀請全球頂尖公司的八位
哈佛商業評論 96天前 -
你公司真正支持的價值觀是什麼?
【文/保羅.英葛蘭姆Paul Ingram、崔尹珍Yoonjin Choi】 作者進行數十項研究,以研判一個人價值觀的明確程度,會如何影響決策、激勵、關係、健康福祉
哈佛商業評論 96天前
其他哈佛商業評論雜誌
-
六代同堂的職場難題
【文/楊瑪利】 你是否注意到,台灣的職場已進入多元世代融合中。許多二、三年級出生的台灣第一代創業家,仍充滿戰鬥意志,尚未退休;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則已進入職場。若以十年為一代
-
向上管理,華人學不會?
【文/楊瑪利】 2019年時我訪問了亞裔創投教父中經合董事長劉宇環的千金劉宏敏,她當時是花旗銀行位階最高的華人女性,擔任財富管理北美區執行長,統領2,000位員工,管理5,000個
-
謝惠全樂觀應對通膨:「全年營收仍看好!」
【文/張彥文;攝影/蘇義傑】 在今年百強榜單上,航運業表現引人注目,尤其奪得總排行第三名(https://event.hbrtaiwan.com/2022twleader/)佳績的
-
這本書,我一定收藏!
【文/楊瑪利】 最近有一本書出版後,我意外得到很多師長與朋友的主動回饋。不少認識多年的朋友、其中很多是各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對這本新書的反應,顯然比我興奮,有人還主動分享了應該如何
-
「智力」跟你想的不一樣
【文/天下文化】 本書為全球暢銷書《讓天賦自由》作者肯.羅賓森生前構思的最後一部著作。他的TED演講〈學校扼殺了創意嗎?〉(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
-
塑膠業的毛利王!創新研發力逆轉夕陽工業
【文/張彥文】 走進宗瑋工業的廠房,會以為自己身處高科技的研發中心。現任董事長林健祥,30年前接手家中虧損連連的塑膠工廠,放下博士光環從頭打拚。他雖身處傳統產業,卻心懷追求創新的研
-
「沒肩膀」的領導人
【文/楊瑪利】如何做個好主管?在天秤兩端取捨平衡,是一門藝術。 到底怎樣才是好主管?最近我有一些不同的體會。這陣子一位多年擔任高階主管的朋友與我分享,多年來他總覺得有義務要幫助他帶
-
預測中美兩大巨頭的未來
【整理/天下文化】 2022年仍將是個很有趣的一年,由於美國及台灣股市已經連續漲了幾年,媒體都在討論有哪些可能影響2022年經濟及股市的風險。大家不約而同地提到通貨膨脹帶來的升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