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防疫保單 意外讓裕隆、和泰也踩雷
文/涂憶君 根據《財訊》報導,防疫保單之亂蔓延,除了主管機關和產險業者,竟也燒向了裕隆、和泰兩大汽車集團,因為兩大集團轉投資的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也身陷保單風暴。 根據《財訊》報導,裕隆集團旗下的中華汽車、裕隆分別持有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0.57%、17.39%;去年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大賺12.37億元、年增逾4成,中華汽車、裕隆就分別認列了2.54億、2
本期文章
-
投資踩雷、負債攀升 清償能力堪慮 三商壽第一季大虧 淨值比恐跌破紅線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股債市場大跌,三商壽不僅淨值銳減、投資也慘虧,推估第一季淨值比已跌破監理紅線三%;對比持續攀升的保險債務已高達一.二二兆元,清償能力堪慮。 文
財訊 300天前 -
疫情海嘯第一排 全國商旅大換手 飯店轉型求生 醫療業也成為新買家
疫情重創飯店業,出現結構性轉變,有業者轉型委託智能管理公司,或參與都更、危老,亦有建商和醫療業者搶市,未來將有不同氣象。 文/游筱燕 疫情重創飯店業,全台掀起飯店轉
財訊 300天前 -
全心醫藥總裁》楊育民三顧茅廬 郭台銘重金投資 周慧泉從拜耳回歸 挑戰台灣新藥傳奇
辭去拜耳製藥全球生物科技營運總裁的職位,周慧泉轉戰陷入困境的全心醫藥;她有什麼能耐,她看到什麼機會,讓生技大老楊育民三顧茅廬延攬,讓郭台銘重金投資她? 文/劉軒彤
財訊 300天前 -
全球第三大穩定幣UST崩盤 與LUNA身陷死亡螺旋 幣圈大屠殺 五天蒸發五千億美元市值
根據《財訊》報導,全世界主要央行實施緊縮貨幣以壓抑通膨,不僅全球股債大跌,幣市也爆發一場狙擊戰,讓第三大美元穩定幣UST及其姊妹幣LUNA一夕殞落。幣圈末日將至了嗎
財訊 300天前
其他財訊雜誌
-
聯準會過度專注以升息抑制通膨 美國財長葉倫急示警 矽谷銀行垮台 4大後坐力震撼金融圈
矽谷銀行在擠兌48小時後,被美國政府接管,其影響性連美國財政部長葉倫都跳出來示警。接下來會不會變成系統性風險,殃及台灣金融體系?外界都非常關注。 文/洪綾襄 根據《財訊》報導,曾被
-
旺旺突襲陳冠如 國票金改選前哨戰開打 陳冠舟:耐斯挺官股 算算誰多誰少?
國票金今年6月將舉行董事改選,兩大股東旺旺和耐斯集團之間的歧見卻愈來愈深, 在併購案、增資案大鬥法後,國票金直接拔掉陳冠如的創投董座位子後,耐斯將怎麼打這場硬仗? 文/洪綾襄 「我
-
它可能變成語音客服、點餐人員… ChatGPT 引爆科技巨擘AI大戰
生成式AI並非新技術,ChatGPT-3卻一夕暴紅,開放兩個月即湧入上億個用戶。史上用戶成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程式,如何引發顛覆市場的AI大戰? 文/楊喻斐 根據《財訊》報導,美
-
面對產業逆風 兩大龍頭法說會後兩樣情 為什麼台積電大漲 英特爾大跌?
根據《財訊》報導,同樣面對庫存壓力及經濟衰退,台積電與英特爾第4季繳出不同成績單,顯示在高性能晶片自製的趨勢下,英特爾的IDM模式,未來將遭遇更大的逆風。 文/林宏達 根據《財訊》
-
2021年企業所得稅費用排行全揭露 繳稅大戶 台積電最高、長春集團搶眼
根據《財訊》報導,2021年整體稅收的實徵金額,再次大幅超標4950億元。企業繳稅貢獻超標稅額75%。是哪些企業大戶抖內6000元現金大紅包給民眾呢? 文/洪綾襄 府院決議將202
-
股價表現亮麗 基本面、籌碼面卻跟不上 3大觀察 看懂雷虎暗藏不確定因子
2022年台股漲幅前10名排行,雷虎以148%名列第8。然而,投資人必須深究,雷虎是真的靠無人機轉型成功了,抑或只是一場軍工話題的追捧而已? 文/尚清林 根據《財訊》報導,在軍工題
-
庫克最愛的錶帶 來自日本這家老牌小廠
文/林苑卿 根據《財訊》報導,近日,蘋果執行長庫克在推特分享他的日本參訪行程,揭露Apple Watch Ultra錶帶供應商,原來是位於日本福井縣1家有70多年歷史的家族企業─井
-
新任屏科大校長 體現德國工匠精神治校 張金龍 專注看不見的努力
根據《財訊》報導,創校近百年的屏東科技大學培育無數精英,也為當年海外農耕隊提供重要後盾。新任校長張金龍秉持務實精神,要持續為台灣社會,培育跨域整合的技職人才。 文/郭瓊俐 《財訊》
-
「最壞的情況,就是在股價下行時辦理籌資」 國泰金下猛藥自救 三大外資潑冷水
受「股匯債罕見全面性動盪」重擊,國泰金啟動金融資產重分類、史上最大規模增資以自救。但增資勢必稀釋獲利,3大外資對此發出看壞報告,讓股價跌破10年線。 文/洪綾襄 根據《財訊》報導,
-
景氣、政策造成全台交易量銳減 代銷接案不再積極 4大漲多區供過於求 預售市場縮手
升息、打炒房等利空因素,房市景氣降溫,土地交易創低,體質不佳的建商恐面臨資金斷鏈,短期買房、投資營建股須提高警覺。 文/游筱燕 根據《財訊》報導,房市快速降溫,泡沫化議題再起,國內
-
第二季全球股債波動加劇 淨值減損恐引發連鎖效應 南山淨值大蒸發 潤泰雙雄拉警報
根據《財訊》報導,南山人壽第2季淨值恐怕大蒸發,連帶也會繼續影響潤泰全與潤泰新的淨值表現,接下來,投資人不只該關注潤泰雙雄第2季獲利狀況,每股淨值的變化也將影響公司評價。 文/涂憶
-
壽險業獲利、淨值縮水 災情蔓延非金融業 潤泰新、潤泰全、寶成躺著也中槍
根據《財訊》報導,台灣壽險業近期受到全球股債動盪波及,獲利、淨值大幅縮水,不只影響到壽險型金控,更影響到潤泰新、潤泰全、寶成這三家公司的評價。 文/涂憶君 全球步入升息循環、股債齊
-
生技最新市值王 看懂投信買超的虛與實 藥華藥關鍵五問 撥開多空迷霧
根據《財訊》報導,藥華藥去年11月拿到美國藥證後,股價起飛,最近更在投信助陣下,登上生技股價與市值雙料冠軍,這個頭銜是不是名副其實?多空雙方都有話說。 文/劉軒彤 《財訊》報導指出
-
多重因素夾殺 連續5個月銷量衰退 國內車市罩烏雲 業者苦等天光
缺車、漲價、疫情,多重因素糾結已經造成車市前景不容樂觀,這段谷底,車廠可能又會面臨產業洗牌。 文/陳雅潔 「上半年已經確定泡湯了!」一名車商談到目前車市的展望,苦笑回答。6月初,今
-
股債波動大 第一季壽險公司淨值蒸發五千億 金融股漲多恐下修 壽險族群首當其衝
壽險、產險股近期利空頻傳,資金撤離,以壽險為主的金融股最多跌幅在一成以上;在股債波動及升息等議題下,未來金融股走勢將何去何從? 文/涂憶君、洪綾襄 根據《財訊》報導,去年獲利登峰的
-
行情不好就買反向?小心放愈久虧愈多 想放空?小心反向ETF的三大迷思
誰說行情不好買入反向ETF就可以穩操勝算?其實,反向ETF有三大特性,投資不慎反而容易虧大錢,在操作上需注意三風險。 文/尚清林 根據《財訊》報導,許多人以為行情走空買進「反向ET
-
關鍵對談 從遠方戰事 看見矽島的機會 台灣不是烏克蘭中國可能變俄羅斯
根據《財訊》報導,俄烏衝突無預警爆發,讓全球經濟在通膨、疫情外,再次籠罩於不確定的陰霾。3位專家針對「俄烏戰爭對台衝擊」議題,解析台灣企業、投資人、政府應該從中學到的寶貴教訓。 文
-
虛擬貨幣設陷阱 釣魚簡訊駭密碼 投資詐術升級 一年被騙走20億元
根據《財訊》報導,隨行動支付普及與熱錢流竄,除了資安門檻提高避免金融業遭駭,新形態網路詐騙崛起也為銀行帶來挑戰。投資型詐騙不只造成財損,甚至衍生悲劇,值得重視。 文/廖珪如 《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