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史上最詭異329檔期的房市真相!政府高調打炒房 建商卻低調狂銷
329全台案量破66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成,創下3年來新高,由台北市領軍,豪宅、造鎮的百億大案頻出,牽動下半年買氣。 文/游筱燕 根據最新一期《財訊》報導,今年房市329檔期的獨特程度,絕對能在地產史上記上一筆。3...
其他財訊雜誌
-
比特幣沒有基本面,投資價值該怎麼看?4大虛實指標教戰
幣圈專家教戰,沒有基本面的比特幣,投資人仍能用實體投資慣用的指標,從籌碼面、技術面、發展面等看待未來比特幣價格的動向。 文/涂憶君 根據《財訊》報導,全球游資充裕,比特幣無
-
優力勁聯搶當健身圈的Netflix!把家變成健身房 體感互動數據全都錄
成立不到兩年的優力勁聯,以沉浸式互動體感健身課程受到運動場館喜愛,正透過電視系統台打開家戶市場,建立商業模式。 文/吳雅樂 疫情改變全球許多人的生活習慣,健身中心在疫情尖峰時期,生
-
台灣金融史5大驚世弊案 A走全民多少錢?歷史爛帳...台灣會記住這3人
十信風暴後台灣仍屢屢爆出金融重大案件,並未真正痛定思痛,不少弊案所涉金額和層級屢創新高。回顧近30年台灣金融史的5大弊案,期待以史為鑑,再次警示金融業大股東勿忘行業倫理。 文/洪綾
-
Macbook今年強勢成長的祕密!一個關鍵採購策略 強壓競爭對手
根據TrendForce的預測,蘋果筆電銷售量將在2021年有超過10%的成長,相較全球筆電銷售量成長8%的預估,蘋果超車的關鍵在於處理器的穩定供應。 文/林宗輝 進入2021年,
-
綿羊油大王併購不手軟 收購「夠麻吉」55%股權,下一步瞄準…
長期在澳洲打拚的台灣富豪吳進昌,公開收購電商「夠麻吉」55%股權,在他的盤算裡,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會物色物業、物流業、倉儲業,壯大在台灣的版圖。 文/涂憶君 根據《財訊》報導,
-
股市大戶第一手告白:我為何一口氣在「這裡」買下20戶新屋?
《財訊》雙週刊報導,股市大戶禹哥(化名)在2020年底前,一口氣在台中買進20戶新屋。他認為,2021年中,股市在持續衝高之後,有錢人的風險意識提高,將會開始賣掉部分持股,錢進房地
-
載運疫苗,行動冰箱可保持攝氏負80度 新創小公司靠超低溫冷鏈迎大商機
一場全球化疫情不僅讓生技大廠卯勁研發疫苗,也讓極低溫冷鏈配送成為待解決問題。這家台灣的新創公司研發出耐溫性產品,趕上了這波需求。 文/吳雅樂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世界各國為了配
-
「一瓶點滴比不上一杯珍奶」 台大院長吳明賢憂心:健保制度不改,年輕醫師用腳投票
行醫30餘年的吳明賢看盡醫界百態,8月接掌台大醫院院長有了更強的使命感。他直言台灣醫療生態隱憂重重,也企盼制度有所改變,真正掌握住未來的大機會。 口述/吳明賢 整理/劉軒彤 科技進
-
foodpanda都不能沒有它!綠界科技稱霸第三方支付的祕密
透過綠界,商家能一站式解決金流、物流、電子發票等業務,挾著系統優勢,綠界持續搶食電商、外送、線上教育等新經濟商機。 文/涂憶君 今年COVID-19席捲全球,醞釀已久的新經濟產業全
-
揭開2020年漲價潮下的房市真相!
文/ 財訊新聞中心 繼2014年的高點之後,今年台灣房價指數再創下歷史新高。這波買氣來得又急又快,房市亂象死灰復燃,逼得政府不得不出手;而且,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市場長期恐供過於求
-
3個百年工藝世家 靠「創新」傳承數代拚出好成績
3家超過1百年的工藝品家族企業,皆面臨時代變遷的淘汰賽,但靠著興盛的民俗信仰、日益精進的手工技藝,以及薪傳理念,它們都撐下來了。 文/吳雅樂 北港 森興燈籠店 遶境燈籠王,讓陣頭青
-
兩大因素,中國外銷企業成被夾殺肥羊 索貝克曝:股票市場的機會在
高升的人民幣匯率不利外銷接單,嚴厲的行政干預不利外銷企業的資金調度,外銷企業的機會真的不大。 文/索貝克 人民幣持續升值中,到了10月初,原本應該在中國國慶長假奔向全球的觀光客,今
-
中國紅利全面歸零!索貝克:待割「韭菜」出列,房產、高收債千萬別碰!
中國民企必須「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改革開放紅利已全面歸零。本欄再次提醒風險,已為投資人整理出一份「韭菜順序排行榜」。 文/索貝克 艱苦的2020年總算過了2/3,這一年到底能有多
-
壽險加碼逾2000億 台股撐盤新主力
過去以海外為主的壽險資金,今年上半年投資台股較去年底增加2337億元,規模已超過2兆元台幣,成為撐盤的關鍵力量。 文/洪綾襄 8、9月來到除權息旺季,甫創30年新高的台股也
-
都更危老申請案件爆量 背後有「這個」關鍵助力
都更危老商機龐大,深入社區第一線整合的都更危老推動師,雙北已有13000多人,究竟他們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又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文/陳雅玲 雙北超過30年老屋已有135萬戶,占總戶
-
2020智慧城市關鍵報告》「科技防疫」夯!3大關鍵科技 看見台灣防疫成效
農曆年前,武漢肺炎疫情在中國境內持續大規模擴散難以遏止,回顧過去這半年多的時間,「防疫」兩字無疑已成為今年台灣中央和地方治理的主戰場。《財訊》雙週刊年度舉辦的「智慧城市大調查」,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