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人:張淯 社長|文:張淯 社長|責任編輯:李婉晴|攝影:林益瑞|核稿編輯:邵正宏|版面/JAM 今年報稅期間,有新聞指出,民眾在用自然人憑證報稅時,最後的試算表突然跑出「海外所得扣除額670萬元」,使得許多民眾迷惑不解,以為漏報還是多了收入卻不知道,甚至有配偶以為另一半在海外藏有巨額私房錢,差點因此引發一連串的家庭糾紛。
原來這是今年網路申報系統一個「善意的提示項目」,如果海外所得超過670萬元,就會算入稅額,因此特別提醒有海外投資的納稅人要主動申報,避免民眾因漏報而受罰。
以往並沒有這項提示,以至於造成民眾誤解。
因為碰上疫情,今年的綜合所得稅政府鼓勵民眾在家報稅,卻出現沒有海外投資,報稅細算表卻出現「海外所得扣除額670萬元」的項目,雖然事後證明只是烏龍一場,但其中提到的「海外所得」,也讓之前並未接觸過的民眾開始好奇,「海外所得」究竟是什麼?哪些情況下會被收取海外所得?這些都是與納稅人息息相關的稅務問題。
本期《獨家報導》特別邀請到震龍聯合會計事務所的邢國震會計,帶領讀者跟我們一起,看新聞搞懂稅務。
張淯社長: 今天我們專訪的震龍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邢國震會計師,邢國震會計師從業資歷(86年至今)至今已有23年的歷史,他是震龍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所長,專長是為企業財務及租稅規暨投資公司規劃,並且曾任多家上市櫃公司的簽證會計師,同時為多位企業主規劃個人的投資稅務架構,如此堅實的專業背景,必能提供讀者相當專業的洞見。
首先,請問邢會計師,請您為我們解說一下,究竟有哪些所得來源是屬於海外所得? 邢國震會計師: 基本上,海外所得指的是「不屬於中華民國境內」的收入,都會算進海外所得,所以民眾在海外的全部所得都要算進海外所得,差別只在於政府知不知情而已。
我們先定義一下海外所得,現在有很多公司或民眾個人會投資銀行股票,這些投資中,有些投資的是境外公司的股票;或是,民眾也可以藉由複委託購買港股、美股等等;還有一些民眾,會購買海外基金,其發行地是來自海外,這部分也算是屬於海外所得,但這也是相對之下比較特殊的,所以有時候配息給民眾,民眾不會收到股利憑單,而是收到來自是財政部的通報清單,有些會通報給政府,可能是因為這是透過國內的代理商去買的,假設民眾是跟國內的某個銀行開戶下單購買,或是利用國內券商執行委託,對方也有盡責通報財政部,民眾就會收到一份所得清單;有些民眾可能會自行到香港開戶,然後在當地購買港股等等,比如這種情況,對方是不會幫民眾通報到我國政府來的,這就需要民眾自己舉證申報。
因為現在全球的扁平化趨勢,大家可能在世界各地買賣商品,或甚至是去美國開戶頭、存定存,這些全都歸納在海外所得當中。
另外,除了投資以外,如果民眾在收到美金並將其轉換成台幣之後,在兌換過程當中產生了兌換盈餘,這些額外的收入也算是海外所得,因為這部分收入是從海外兌換美金而來,所以也會被併到海外所得當中去計算,這算是比較特殊的部分。
張淯社長: 如果身為個人海外所得課徵基本稅額的適用對象,是不是只要有海外所得就一定要申報呢? 邢國震會計師: 基本上我們一般會建議民眾都要申報,當然,民眾會希望可以免稅、盡量讓所得稅達到免稅申報的規定,用標準扣除額及免稅額,大概是三十幾萬左右,都可以不用繳稅,但是民眾的海外所得如果超過100萬這個數字,其實也不用繳稅,但我們一樣會建議民眾還是要申報比較好。
有時候我們會計師在實務上,會希望民眾有所得就都要申報,因為這會牽扯到民眾往後資金來源的舉證,如果民眾以後想要購置什麼財產的話,以前卻沒有所得稅申報的紀錄,日後反而會造成自己的困擾。
張淯社長: 凡是海外所得達到100萬元者,就必須繳納基本稅額嗎? 邢國震會計師: 對,應該說基本稅額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稅法規定,基本稅額是要跟你的國內所得去計算、相互比較。
國內所得有國內所得的扣除額規定,一般的扣除額,在我們國內的稅率計算稅負,那海外所得是達100萬元以上者需另外先計算,將海外所得另外加計其他如保險給付、非現金捐贈等項目再扣除免稅額以後,乘以單一稅率的20%,再跟國內所得稅額兩相比較,看孰低孰高,不能低於基本所得算出來的稅金,低於的部分才要補繳稅額。
張淯社長: 能再跟讀者談一下基本稅額嗎? 邢國震會計師: 基本稅額不會併入所得稅,算是另外課徵的稅,不過會和綜合所得稅併同申報,只是計稅的方式不太一樣。
至於為什麼有基本所得?因為政府覺得民眾不能只在國外繳稅就是了。
張淯社長: 通常在申報所得稅時,有一些民眾很容易犯的錯或者是忽略的,請會計師為我們分享一下。
邢國震會計師: 一般情況來說,主要是扣除申報的一些錯誤,有一些是分居的、離婚的,當年度應該報在一起卻沒有報在一起,或者是說離婚的,常常搞不清楚當年要分開報或者是賠償金,也有分居的。
張淯社長: 這是指民眾必須在國外繳一次所得稅、國內還要再繳一次? 邢國震會計師: 這個說法不太準確,只是希望民眾的應納稅捐的國內不應低於國外。
也就是說,假設有人在國外賺了1000萬,在國內也賺了1000萬,薪資所得一共2000萬,因為1000萬用20%去算是200萬,所以國外計算後得出結果是200萬,如果國內要繳交數額為150萬,政府會要求民眾將繳交數額補到200萬。
之所以稱其為基本所得,就是指民眾基本、至少要繳到這些稅,但是可能有人的錢基本都在國外,國內賺的比較少,所以政府會希望用國外的獲利再算一次,去補足到國外應繳的那部分,所以解說起來,這也只是一個計算方式的不同而已。
張淯社長: 想請問邢會計師,最低稅負制跟綜合所得稅最大的不同是在哪方面呢? 邢國震會計師: 應該這樣說,我國的個人綜合所得稅,主要基礎是屬地主義,也就是說,假設今天民眾在中華民國賺了錢,才需要繳稅,基本上我們是不對國外的人課稅的,也不會對國外所得課稅,雖然是中華民國國民,但是民眾在國外賺了錢,是在國外繳稅,不會向我國政府繳稅,這個也是有點變通型的,跟美國人不太一樣,美國人是即使身在全球世界各地,不管在哪裡賺了錢都是美國人,美國政府都會向其課稅,台灣不大一樣,台灣對於海外所得是部分繳稅,用基本稅務制去取代,也就是說,如果民眾在國外獲利,政府是先把民眾的所得拿來算一遍,然後再跟國外需繳納稅額比較,如果是國外需繳稅額更多一些,政府會要求民眾將繳稅金額,至少補到跟國外繳納金額一樣多。
所以,如果民眾在國外需繳納稅額本來比較少,那就不用再額外繳稅。
國內稅負是累進稅率,海外所得是用稅率20%,所以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稅務。
最主要是台灣並沒有去課徵民眾的海外所得,台灣是只針對民眾個人在中華民國地區的所得,海外的部分是因為基本所得稅負制規定必須要申報,所以希望國人能夠誠實申報。
張淯社長: 如果民眾已經在國外繳過稅了,在台灣可以抵扣嗎?是否存在哪些限制? 邢國震會計師: 要看稅務,一般來說,除非是雙重國籍的民眾,比如身兼美國國籍,比較可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在台灣的所得還會被美國政府再課一次稅,這就必須考慮資料交換而有的一些相關規定,或是兩國間「租稅協定」等等的問題。
張淯社長: 被重複課稅的人該怎麼辦?有其他能避免得辦法嗎? 邢國震會計師: 如果被重複課稅了,就要主張。
民眾要主張自己的所得實際上是已經繳過稅的,要檢附相關的報繳稅的證明文件,請當地的國稅局務必要把自己被課稅的這部分所得減掉,也就是說,假設今天有民眾獲利100萬,可是這位民眾已經被課了20萬的稅,那政府當然要幫其扣除這部分金額,因此要用80萬來計算。
張淯社長: 想請問邢會計師,海外投資所得要如何計算?如果無法提出原始成本及費用證明,民眾該如何計算申報? 邢國震會計師: 這個基本上來講,沒有辦法提出來的,一般來說薪資所得沒有成本的問題,只有投資、財產交易或房屋出租等才有成本的問題,這個我們實務上碰到時,只能要求民眾拿出繳費證明,證明投資成本,因為當地一定有辦法核定,所以政府都會要求民眾取得當地核定的成本文件,現行我們碰到國稅局,在海外這部分,國稅局大概也只能這樣處理,因為國稅局沒有辦法直接去核對民眾在國外的所得。
如果真的沒有辦法舉證成本,現在國稅局除了房地產以出售價款的12%來認列成本外,其他像出售股票等投資大都以20%來認定成本。
張淯社長: 如果民眾在海外投資失利,海外投資的損失可以扣抵國內的稅負嗎?比如,民眾本來用100萬去買房子,後來賣出的價格是50萬,損失的50萬能扣抵嗎? 邢國震會計師: 如果因為海外投資失利而造成損失,民眾可以用「無所得」來申報,就是指沒有所得、收益,民眾在海外的損失是不能拿來扣抵國內所得的,現行法規只有營利事業有這種規定,一般民眾只能視同在海外沒有所得,也就是不課徵民眾海外所得的部分,且民眾也不能將其用來抵扣綜所稅之類的,政府不會允許民眾用國外的投資損失來侵蝕我們國內的稅基。
但是如果是當年海外財產交易有損失是可以先互抵掉海外的財產交易損失後再計算所得的,但僅限是財產交易且必須是當年度發生的。
張淯社長: 如果民眾的所得是來自中國大陸或香港、澳門,會被政府認定是海外所得嗎?民眾需不需要繳交最低稅負? 邢國震會計師: 因為中國大陸跟香港、澳門算是比較特殊的,針對這些地區,不被認定是海外所得,政府另外有一個特殊的辦法。
不能比照一般情況,規定會比較特別,要適用兩岸關係條例相關的規定,因為台灣認為中國大陸跟香港、澳門一樣是我們的地區,就像他們認為我們台灣是他管的。
因為我們不把中國大陸跟香港、澳門當海外,所以這些地區就顯得比較特殊,而且把這部分的所得一起報進來後,國稅局又可以讓我們再把大陸已經繳的稅再拿來扣抵等等。
總之,這些地區是比較特殊的。
張淯社長: 申報海外所得需要檢附哪些文件? 邢國震會計師: 就是關於海外所得部分能夠保留的資料就盡量保留下來,包括成交資料、金流證明及合約等,以備之後國稅局的查核。
但前面也提到過,台灣是比較特殊的屬地主義,所以說只要民眾當年度「沒有」在台灣待滿183天,就可以主張自己不是台灣的稅務居民,當年度就可以不在台灣報稅。
其它文章
-
購油遭設局詐騙 凱羿董座蔡謀賦怒告掮客詐欺
文:劉孟儒|攝影:劉富草 凱羿董事長蔡謀賦怒告掮客劉孟和、顏瑜燕夫婦詐欺。 股票上市的凱羿-KY公司採購輕質循環油,驚爆國際詐騙集團設局,案發當時的凱羿董事長蔡謀燦
獨家報導 41天前 -
全臺首次尤努斯社企聯盟故事展 蔡慧玲連結臺灣
文:黃家音|攝影:涂開司 台灣尤努斯基金會自 2018 年申請臺中市政府 INGO, 進駐霧峰光復新村至今已二年, 12 月 3 日於所設立的尤努斯故事館舉辦尤努斯
獨家報導 47天前 -
凱羿國際(2939):董事會通過將於明年初全
文:劉孟儒 凱羿國際(2939)今(23)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將於2021年1月8號召開股東臨時會,因近期一名獨立董事辭任,致董事缺額達三分之一,考量本屆董事會剩餘任
獨家報導 57天前 -
凱羿-KY遭詐騙損失逾十億 凱羿有信心將潛在
文:黃家音|圖:編輯部 凱羿-KY(2939)董事長蔡謀燦今日針對今年第三季財報揭露,因與中介公司簽 署「俄羅斯油品買賣三方權益約定書」,由於簽署這份輕質循環油採購
獨家報導 63天前
雜誌最新
- MONTAGUT 2021早春寢飾 紫色狂潮來襲時尚家居 6小時前
- 強勢台幣理財攻略理財周刊 6天前
- 非電營收股 看誰飆?萬寶周刊 6天前
- 多引擎齊發 散熱廠喜年來先探週刊 6天前
- 南投/鎖定金字塔頂客 竹山建商推2千萬度假宅好房網House Fun 8天前
- 馮秉軒餅乾深冬訪無雪合掌村 福井三方五湖絕景遊時尚漫旅 8天前
- 車用晶片大缺貨 美3大車廠求助蕭美琴財訊 12天前
- 5G助攻運動賽事 VIP體驗重燃球迷熱血能力雜誌 15天前
- 教育難解科技性失業哈佛商業評論 15天前
- 新冠疫苗幕後功臣 移民夫妻人生解密全球中央 15天前
熱門文章
- 【愛丽設計 李翊菲】2020 MAISON&OBJET De OPEN DESIGN 107天前
- 【現場直擊】愛丽設計 李翊菲 人物專訪幕後花絮 OPEN DESIGN 64天前
- 薪水不高的人如何創造被動收入? 用4觀念養大第一桶金 Money錢 266天前
- 新竹/最有錢里買氣回穩 關埔二期卡位戰開跑 好房網House Fun 252天前
- 新竹/消費主力移轉東區 關埔二期發展熱絡 好房網House Fun 316天前
- 不可不知的權益! 楊永成律師教你遺產特留分 獨家報導 184天前
- 專家傳授買房術 顧健康首選當層排氣宅 住展雜誌 259天前
- 光磊轉型切入VCSEL 萬寶周刊 90天前
- 理想生活 體貼各世代生活的格局 Living住宅美學 7小時前
- 訪客成災煞風景 過度旅遊淪世界新公害 全球中央 35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