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拜登數度透過推特發文,親自向大眾報告配方奶粉運送的進度,這一波奶粉之亂的衝擊力道絕對不容小覷。
文/林沂鋒 (中央社副主任編譯)
美國今年初的嬰兒奶粉短缺,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形容為一場「完美風暴」。
疫情缺工奶粉又被召回 供需失衡價格飆漲
嬰兒奶粉缺貨,最初是因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造成缺工等問題所導致;接著在2月,因為兩名嬰兒喪命,奶粉製造商亞培(Abbott)宣布「自願召回」密西根廠生產的產品,讓情況更加惡化。
世界經濟大國卻面臨無法供應新生兒基本營養的困境,除了引發美國健保系統失能的質疑外,更是總統拜登在11月期中選舉前的政治難題。
美國市場販售的配方奶粉選擇不多,以美強生營養品公司(Mead Johnson Nutrition Co.)生產的Enfamil和亞培公司生產的心美力(Similac)兩個品牌為主,這一次問題就出在心美力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供貨拉警報。
美國在今年2月發生兩名嬰兒死亡事件,亞培宣布關閉工廠,並「自願召回」其密西根工廠生產、疑似遭細菌汙染的配方奶粉。隨後的調查證明這個品牌並無問題,但召回與停產已影響一大部分的市場供給,產能遲遲無法全然恢復,截至5月中,美國嬰兒配方奶粉缺貨達43%,遠高於4月的30%與1月的23%。
讓整個情勢雪上加霜的是,亞培除生產自家品牌心美力嬰兒配方奶粉,並為銷售美國市場的其他品牌奶粉代工。亞培工廠停產超過三個月,加上生產配方奶粉的原物料、包裝仍普遍遇到供應鏈的問題,導致美國貨架上的庫存枯竭。
供應出問題也帶動父母們搶購奶粉,家長們必須付出更高的購買成本,線上販售的奶粉價格已上漲一到三倍。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調查,約五分之一嬰兒在出生後頭兩天必須喝配方奶;出生三個月大的寶寶僅有不到一半喝全母奶,而要以配方奶補充。另外,配方奶粉對許多家庭來說是必需品,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由於母親在分娩後幾乎得立即重返工作崗位,因此難以餵母乳。
生產鏈過度集中三廠進口品因標籤包裝被禁美國婦女、新生兒和兒童協會(National WIC Association)指出,美國配方奶粉市場過度集中是問題之一,僅有三家廠商競標為WIC輔助計畫的100萬嬰兒提供配方奶粉。另外,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目前禁止大多數外國嬰兒配方奶粉進口,包括歐洲製造的產品,並非基於健康考量,而是在於標籤和包裝標準。
監督食品安全的非政府組織「食品和飲水觀察」(Food & Water Watch)主管史塔巴克(Amanda Starbuck)說,這場危機顯現出整個食品生產鏈極度集中的問題,95%的配方奶粉市場掌控在三家美國公司手中。她說:「如果我們談論的是汽水或薯條,那麼重要性就小得多,但當我們講的像是奶粉等必需品時,事態就很嚴重。」
奶粉短缺的問題不僅讓美國家長愈來愈焦急,也在11月期中選舉前成為總統拜登的政治難題。因應奶粉缺乏,白宮表示,國防部「將像COVID-19疫情最初幾個月載運各種用品那樣,利用與商務貨運航空公司的合約,從符合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安全標準的國外製造廠運回奶粉」。
白宮稱這項措施為「空運奶粉行動」(Operation Fly Formula),並表示:「繞過常規空運路線,將加速奶粉進口和分銷,在製造商繼續增產的同時提供即時支援。」
眼見父母憂慮日漸加深,5月22日一架美國軍機載著超過7萬磅(約32公噸)急需的配方奶粉,從德國運抵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座機場。
奶粉之亂衝擊難輕忽 拜登親自推文運送進度
美國總統拜登當時正在亞洲展開五天的訪問行程,他在日本從推特(Twitter)發文談到這架貨機表示:「我們的團隊日以繼夜工作,為所有需要的人取得安全的配方奶粉。」拜登又在稍晚更新的推文指出,第二批配方奶粉已在空運送往美國的路途上。
他還提到:「未來幾天,貨機與卡車運輸將一起出動送貨,而我也會繼續為大家報告最新消息。」總統親自向大眾報告配方奶粉運送的進度,這一波奶粉之亂的衝擊力道絕對不容小覷。
解鈴仍須繫鈴人,美國亞培嬰兒配方奶粉工廠關閉導致全美供應嚴重短缺之後,終於在6月4日宣布恢復生產。亞培在聲明中表示,位於密西根州史特爾吉斯(Sturgis)的工廠已符合政府規定,達到重新開放的衛生要求,將開始生產EleCare以及其他特殊代謝配方奶粉,因奶粉缺貨陷入恐慌的家長可望暫時鬆一口氣。
這場「奶粉之亂」的完美風暴,在美國政府介入下似乎落幕,不過美國媒體認為,這些作為僅是治標不治本,由於廠商在生產和配送的途中,仍有可能發生不可預期的意外,例如新一波疫情再爆發,擾亂供應鏈;或是工廠汙染導致產品召回等。再加上奶粉市場仍由少數企業壟斷的現況並沒有改善,再次發生供應短缺,恐怕也只是早晚的問題。
本文轉載自《中央社全球中央雜誌》。全球中央電子書請連結:
https://www.ysgoshopping.com/
其它文章
-
白髮皺紋我驕傲 熟女素顏拒絕修修臉
如果年長女性個個都厭惡她們的臉龐,那比她們年紀要輕的女性不是都將對下半輩子惶恐不已? 整理/蔡佳敏 (中央社編譯) 女性向來對「年歲增長」十分敏感。在人手一支手機、
全球中央 3天前 -
賽德克百年文物在瑞典 遠渡重洋找回祖先智慧
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收藏了一批台灣賽德克族的百年文物,為尊重來源民族的詮釋,找來台灣團隊遠赴瑞典攜手研究;團隊也透過臨摹記錄,盼將祖先文化帶回部落重製。 文/趙麗妍
全球中央 3天前 -
面對非法掠奪歷史 德國開始歸還貝南銅器
德國博物館界和官方終於改變態度,不再堅持貝南銅器是合法取得,法國學者薩沃伊認為,歐洲正在見證「某種文化高牆的倒塌」。 文/林育立 (中央社駐柏林記者) 對歐洲歸還殖
全球中央 3天前 -
中國清零後遺症難平 經濟下行失業海嘯來襲
中國至今不放棄清零政策,這幾乎已成為一場政治賭局,押的寶是經濟發展。與此同時,中國還要面對首波「00後」千萬就業大軍畢業即失業的困局。 文/呂佳蓉 (中央社記者)
全球中央 3天前
雜誌最新
- O'right歐萊德 綠承諾從碳盤查及綠色工廠起步 洗淨滿頭能力雜誌 2天前
- 新慘業樣貌理財周刊 2天前
- 缺料緩解 車電股業績續旺萬寶周刊 3天前
- Apple好甜 蘋概股喜迎訂單先探週刊 3天前
- 白髮皺紋我驕傲 熟女素顏拒絕修修臉全球中央 3天前
- 還在傻傻存? 存飆股 讓你1次賺進10年股息!Money錢 3天前
- 這本書,我一定收藏!哈佛商業評論 4天前
- 台灣觀光最壞的時刻 也是最好的起飛點遠見雜誌 5天前
- 【詠絮設計】2022金外灘獎 氣質宅邸奪得銀獎殊榮!OPEN DESIGN 6天前
- 野手速度取勝 中生代接棒主力職業棒球 10天前
熱門文章
- 產業生態大者恆大 中小代銷奮戰求生 住展雜誌 81天前
- 7千億資金海灌六大產業園區 買房跟著企業腳步走 住展雜誌 18天前
- 國際旅遊復甦解鎖觀光,台灣的機會與挑戰是? 遠見雜誌 5天前
- 國安基金護盤 台股醞釀中級反彈行情 Money錢 3天前
- 被fire、創業被背叛 慘痛經驗助攻奪夢幻工作 | 104掌 104掌聲 212天前
- 下游電子廠「滿血復活」 伺服器、工業電腦、板卡大旱後雲霓至 財訊快報 195天前
- 新北/汐止房價領銜主漲 東湖、五堵、七堵齊跟進 好房網House Fun 87天前
- 台中/台積電吸力發功!機捷特區交易年增逾1成 好房網House Fun 87天前
- 上洋+林志玲 營運一級棒! 萬寶周刊 86天前
- 跌破萬四,如何以股換股? 萬寶周刊 3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