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宗志(薯哥)
走過2022年這個空頭年,投資人都希望2023年股市能有像樣的反攻表現,同時更企盼能夠洞燭機先,領先掌握具有題材以及上漲潛力的產業與個股,其中,台股向來被視為高殖利率的市場,每年的股息配發題材,更是焦點中的焦點。
至於要如何領先推估企業的財報數字,再推算今年可能配發的現金股利呢?首先,投資人可以檢視自己的口袋名單,先把過去幾年公司獲利波動太大的個股刪去,把業績與獲利相對穩定的公司留下來。
為什麼要用刪去法?這類公司獲利波動大,代表每年可以配發的現金股利通常也會大幅波動,並不適合用殖利率的角度來評價。
其次,由於年報是在每年3月底前公布,許多公司在年初時還沒有公告財報,投資人只能查到公司去年前3季的財報數字,這時候可以根據公司去年第4季的營收,參考前3季以及去年同期的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純益率等數字,簡單推估第4季的獲利數據,乃至全年的每股盈餘。
搶在高殖利率題材反映前
逢低領先布局
舉例來說,台股第二大權值股鴻海(2317)2021年賺了大約1個股本,每股盈餘為10.05元,去(2022)年前3季營收4兆6,639億元,年增13.66%,毛利率6.2%,營益率2.78%,稅後淨利1015.03億元,年增6.93%,每股盈餘7.32元。
以鴻海營收規模以及相對穩健的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等財務比率來看,如果去年第4季的獲利能夠維持前3季的趨勢,將會有小幅年增的表現。這裡保守假設鴻海2022年第4季EPS與前一年同期持平,約3.2元,那麼鴻海全年將會再度賺進1個股本,接下來就可以推算今年可能的配息。
如果投資人能夠領先推估一家公司的財報數字,再根據以往現金股利發放的多寡,就可以大致推算出該公司的現金股利殖利率。由於殖利率的計算是由分母「股價」以及分子「現金股利」構成,投資人可以在個股尚未反映高殖利率題材之前,逢低領先布局,等待題材發酵後的投資報酬落袋。
舉例來說,某一家公司的歷年獲利穩定,股息發放率幾乎都在9成以上,加上股價波動區間也不大,因此股息殖利率大致在4%上下浮動。投資人可以在今年初參考該公司前一年的前3季獲利數字(因為第4季獲利會在今年3月底前才公布),以及該公司的第4季營收,先行推估全年獲利狀況和每股盈餘表現。
接下來,再參照該公司過往的股息政策,就可以推算出今年可能會配發的現金股利,如果預估股息對應目前的價位是在以往的水準之上,就可以考慮逢低分批進場進局。
推算合理殖利率
判斷進場時機
這裡可以用一個實際的例子來看,存股族最熟悉的電信股中華電(2412)多年來的獲利都還算是相當穩定,股價波動幅度也不會太大。進一步翻開中華電的獲利成績單,2022年中華電前11月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的淨利為337.6億元,年增3.2%,自結每股盈餘4.35元,年增3.2%,如果12月單月獲利持平,全年表現將可小幅優於前一年,股息配發率維持不變的話,今年現金股利應不會低於去年的每股4.608元股息。
除了獲利與配息相當穩定之外,中華電股價也已經從2022年4月高點132.5元向下修正不少,10月最低來到105.5元,以去年股息4.608元計算,股息殖利率也從股價高點時的3.48%回升,最高一度來到4.37%。進一步推算,中華電去年的股息殖利率大致在3.48%至4.37%之間波動,平均值大約是3.93%,這個均值可以當作合理殖利率的參考點。
以股息殖利率均值3.93%、現金股利4.608元換算,中華電的股價在117至117.5元左右,就是殖利率均值的價位。
更多精彩內文請見
《Money錢》2023年2月號第185期
其它文章
-
台韓新生代高手大對決 出身不重要 投資實力才
不論你的出身背景、學經歷或IQ高低,投資人如果沒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或交易心法,又忽略了風險,甚至把運氣當實力,股市淘金夢很容易就破碎,所謂的少年股神、航海王去年消
Money錢 55天前 -
4種升級版紅包理財術 陪孩子一起養大壓歲錢
撰文:游季婕 過去拿到壓歲錢最常聽到的話就是「爸媽幫你存起來」,接著就再也不會聽到關於壓歲錢的消息了。雖然對於大部分的父母來說,會認為壓歲錢仍舊是自己的錢,或者覺得
Money錢 55天前 -
2023年投資展望高峰會
歷經起伏不安的一年,對於今年投資前景, 以及該如何擬定投資策略,是多數人關心的議題。 CMoney於去年12月17日舉辦「展望2023年投資高峰會」, 力邀7位專家
Money錢 55天前
雜誌最新
- AI概念股的擴散效應萬寶周刊 1天前
- 嚴防金融風暴理財周刊 1天前
- 低軌衛星戰國時代 誰稱英雄?先探週刊 5天前
- 掌握日常6件事.新生兒照護輕鬆上手媽媽寶寶雜誌 8天前
- 聯準會過度專注以升息抑制通膨 美國財長葉倫急示警 矽谷銀行垮財訊 8天前
- 街頭風搬入住家 兩層公寓個性大轉變時尚家居 12天前
- 小布村啟航國際有限公司:設計力+AR數位互動 打造「澳人生活能力雜誌 13天前
- 當心「太忙」的警訊哈佛商業評論 15天前
- 最新民調誰領先?徐欣瑩再披戰袍重返國會獨家報導 17天前
- 俄烏戰爭週年,全球化已死還是巴爾幹化?遠見雜誌 26天前
熱門文章
- 植物肉熱潮 國產大豆軋一腳 傳統素肉進化低碳植物肉打頭陣 豐年 155天前
- 為何需要緊急剖腹產?母胎狀況危急時的非常做法,搶救生命分秒必 媽媽寶寶雜誌 209天前
- 全球最大固定收益交易策略服務業者 客戶包括高盛、花旗 從被裁 財訊 319天前
- 明新科大最亮眼名片「半導體學院」,學生被預訂一空 遠見雜誌 351天前
- 【懷孕三階段養胎法】產婦接種疫苗,母胎等同受保護! 媽媽寶寶雜誌 336天前
- 不孕症療程前,4保養3檢查幫助提高受孕機率 媽媽寶寶雜誌 308天前
-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次」,家長須善用相機,記錄孩子的模樣 媽媽寶寶雜誌 308天前
- 不是只有發燒要就醫!孩子出現3大狀況,必須就醫檢查 媽媽寶寶雜誌 308天前
- 早產風險評估是預測,未必會發生,但了解發生機會予以預防措施, 媽媽寶寶雜誌 244天前
- 當ESG成為熱門議題 中小企業口碑行銷機會及盲點 能力雜誌 77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