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楊惠宇】
美國公布10月PCE為30年高點,和CPI不同的是,此數字由於房租比重較小,故更能真實反映通膨,物價持續長大,聯準會頭抱著燒,於是偏鴿的都停下來了,11月會議紀錄支持加速縮債,並對明年升息採更開放態度、加上凜冬來臨,糾纏不休的新冠病毒再變種,歐洲開始告急,台股跌破月線力拚再站回!
依照歷年經驗,聯準會四次的升息循環中,只有二年股市下跌,只要經濟成長力道夠,無基之漲將變成有基之升,變種病毒雖可怕,但人類也與之共存兩年,台股上漲皆無量,空頭訊號未出現,壓回籌碼重新洗牌又形成另一次機會。台股第一季有元月行情、第二季有股東會行情、第三季為電子旺季,而到了第四季則有作帳行情,作帳分為兩種,投信作帳及集團作帳,外資和投信不同,都做較中長線佈局,投信績效以季結算。
台灣集團約有近百家,觀察台塑(1301)旗下的南亞科(2408)、南電(8046),威盛(2388)集團旗下的宏達電(2498)、威鋒(6756),對比永豐餘(1907)集團的華紙(1905)及永豐金(1907),似乎可以發現主力集中在電子及金融,當然集團股未必個個大漲,但有了集團資源加持,自然對於整體營運有加分作用,那麼有哪些集團股中有奇兵?我們可以來檢視一番。
萬寶週刊訂購專線:02-6608-3998分機轉355、356、386
【本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 請見完整內容《萬寶週刊》【14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