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運彩銷售額從2014年的150億元,成長到2022年首度突破600億元,9年來,運彩如何谷底翻升的故事,也像卡達世足賽事一樣精采。
文/楊喻斐
根據《財訊》報導,2022年卡達世界杯足球賽落幕,台灣運彩在這次賽事創下104億元的銷售額,是開賣以來最高紀錄,更較上屆大幅成長近4成。運彩熱銷,幕後功臣正是台灣運彩總經理林博泰,不但成功重振運彩的形象,也讓遠在卡達7000公里之外的台灣,炒熱了球迷觀賽的激情。
然而,在締造風光的銷售佳績之前,台灣運彩才剛從疫情的低潮期中緩慢恢復元氣。「回想2020年農曆年時,大家開始搶口罩,我當時就覺得不對勁,如果影響到運動賽事舉行該怎麼辦?」林博泰不敢掉以輕心,馬上叫團隊做最壞的心理準備。
疫情席捲的那1年 我決定提高賠率 活了下來
根據《財訊》報導,2020年3月12日,美國職籃NBA因球員染疫宣布無限期停賽。「運動彩券就是要有各種運動競技,當天沒有商品上架,營收瞬間幾乎歸零,有1600家投注站嗷嗷待哺,我想哭都哭不出來。」疫情所帶來的衝擊,林博泰如今想來依舊歷歷在目。
好在林博泰的危機意識真的派上用場。由於員工事先已尋找世界各地如白俄羅斯、塔吉克、坦尚尼亞、哥斯大黎加等地運動賽事,做好緊急應變計畫,NBA宣布停賽的隔天,運彩就將緊急計畫送到體育署;體育署也隨即開召委員會並快速核准該計畫,讓運彩可以上架其他賽事的商品。
《財訊》分析,運彩每年要上架的年度計畫商品,需要在前1年的10月向主管機關申請並且提報完畢;如果,當初提報的商品賽事未舉辦,臨時再去找其他的賽事來替補根本來不及。不過,就算運彩雖然可以上架其他地方賽事的商品,但問題是這些冷門的賽事,根本就沒有人看!
「加碼!」林博泰決定提高賠率以及開成場中投注,增加中獎機率,向主管機關申請,把獎金支出率從法規的78%再往上調,以及加碼的獎金得以動用到「發行損失責任準備金」。準備金是自運彩發行以來就開始累積,平常備而不用,要動用須獲得主管機關同意。
《財訊》報導指出,所幸當時台灣因防疫得宜,讓國內職棒能照常舉行,加上運彩的各種加碼激勵,過去每年台灣職棒賽事銷售額大約4億、5億元,2020年一口氣賣超過24億元。林博泰感慨地說,走過艱苦的日子,「至少我們活過來了,」2020年還有400億元的銷售成績。
其實,早在2014年林博泰接任第2屆台灣運彩總經理之前,台灣運彩經營得十分辛苦。想要重新燃起消費者的熱情,重新定義運彩的遊戲規則、增加公信力與消費者保護,以及解決實體與網路的通路衝突,成為林博泰的首要3大任務。 …(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