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海線翻轉 背後有「他們」支撐

理財周刊 2022/11/03 16:30(143天前)


文‧理財周刊

沿著台灣大道一路向西,最終站即為台中港特定區,站在首年開幕就吸引800萬人的三井Outlet,一支支比1998年電影《酷斯拉》身高要高上2倍的離岸風電機佇立;觀察台中港特區被6大園區包圍,與東側科學工業園區、精密機械園區及工業區更互相為上下游,縱軸交錯,大幅提升台中國際競爭力。

從產業的角度觀察,自北到南,有大甲幼獅工業區、自由貿易港區、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中龍鋼鐵、關連工業區、南側有彰濱工業區,近年還有「綠電長城」的離岸風電業加入。

據民政局統計,海線三雄,沙鹿、梧棲、清水三區,截自今年9月,人口總數來到24萬4925人,相較10年前22萬5799人,整整多了近2萬人;且這並不包含租屋人口,「產業來了、人就來了、商圈緊隨其後」,也明顯地帶動區域發展。

以台中港科技園區來說,隸屬於經濟部加工出口管理處,為了推動發展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民國109年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110年總統公布「科技產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也讓原名「加工出口區」走入歷史,象徵園區邁入新里程碑。

由漫天風沙的環境,建設成為道路寬廣、綠意盎然、公共設施完善的濱海型綠美化園區的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已有71家進駐廠商,累計園區總投資金額於2016年開始突破千億元大關,群聚產業主要為面板光電關聯產業及精密機械產業等2大產業。

上個月,昇陽國際半導體公司(8028)於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加碼投資72.8億元設立的中港分公司正式揭牌,更是全世界第一座自動化及智慧化晶圓再生製程工廠,直接提供近150個就業機會,據了解,昇陽2023年將持續加碼再投資增建新廠房。

另一支強心針,則是全球趨勢的再生能源,目前「離岸風電」政策是台灣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之一,目標是2025年離岸風電要達到5.7GW(10億瓦),其後方的開發商、系統商及台灣設備商包含塔架、水下基礎、電力設施、海事工程、風機零組件等皆大舉招兵買馬。根據經濟部預估,台灣離岸風電整體產值逾1.5兆元。

在風力發電業工作的外商工程師張先生分享,近年來隨著同伴、同業越來越多,明顯感受到台中港蛻變,除了大型建商爭相進駐,居住環境、人均所得、交通建設都已經與市區相當,他也笑說:「租金也是!」。

根據當地業者表示,海線的租金向來維持在高水平,以2房全配產品,月租約2.2萬元、3房可以來到3萬元大關,也因平均報酬率比一般2%高出近1倍,除了自住客,不少置產客也「聞風而來。」

張先生說,其實從這次「Red Bull飛行日」當天匯集超過5萬人到場,就很明顯看到,海線聚集很多青壯年,這些都是目前國家的中堅份子。房地產業者認為,目前台中港特區未來藍圖可見,根據目前興建工地觀察,未來該區將連成具摩登氛圍的城市天際線、一線國際的海灣城市。

從市調資料也能發現,入主台中港特區的建商,包含聯悦、潤泰、勤美、麗寶、長虹,最少也都持有超過4000坪土地,單一業者最高持有近2萬坪土地,在後勢藍圖顯而易見下,業者坦言,目前海線房價基期仍在低檔。
FB留言

其它文章

  • 嚴防金融風暴

    文.洪寶山/理周集團總裁、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雷曼兄弟當年從爆發地雷到倒閉,歷經三個多月,而矽谷銀行只用了兩天,矽谷光速倒閉的震撼力還沒消化,又爆發瑞士信貸事

    理財周刊 3小時前
  • 歐美金融危機招來衰退風險 中國關門救市將逆風

    文.高適 近期美國三家銀行接連倒閉,歐洲的瑞士信貸破產前被收購,將引來各政府對金融業更嚴的監管,金融業本身也將變得保守,投資或貸款都會開始停看聽,加上擔心積蓄歸零的

    理財周刊 3小時前
  • 小資族如何靠ETF穩穩賺?

    文.林怡妏 適逢聯準會啟動升息周年,市場至今仍動盪難測,相較低息年,投資理財靠的是冒險精神,今年考驗投資人能否在風浪中站穩步伐。 這幾年「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成為

    理財周刊 3小時前
  • 台股利多上攻 靜待FOMC會議

    文/理周教育學苑.方鈞 Q:本周瑞信風波暫時告一段落,台股在電金類股帶領下,重返15500大關,台股這次在作帳行情利多下,能否有機會重返萬六大關,升息結果又會如何影

    理財周刊 3小時前

降雨:

氣溫:

合作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