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報稅季來囉!納稅人準備報稅了嗎?因應疫情緊張,財政部已宣布報稅截止日從原本的5月31日,全面延至6月30日,估計將有綜所稅653萬個人申報戶適用。本篇將一一介紹今年報稅的免稅額、標準扣除額,以及每人基本生活費用調整等,可以幫忙節省荷包,增添些許小確幸!
●今年免繳稅門檻
儘管納稅是國民應盡義務,但如果去年的薪資未達繳稅門檻,今年就無須報稅。免繳稅門檻,整理如下:
◎單身:年收入<40.8萬元
每人個人所得免稅額為8.8萬元,再加上單身族標準扣除額為12萬元、薪資扣除額20萬兩項。因此,只要合計年收入小於40.8萬元,即不用繳稅。
◎雙薪夫妻:年收入<81.6萬元
夫妻如共同申報綜所稅,除了個人所得免稅額的17.6萬元外,還有標準扣除額24萬元及薪資所得扣除額40萬元,因此夫妻總年收入只要是在81.6萬元以下則免繳稅。
◎扶養2名幼兒的雙薪家庭:年收入<123.2萬元
如雙薪家庭且需要照顧2名幼兒,個人所得免稅額為35.2萬元、標準扣除額24萬元、薪資所得扣除額40萬元,再加上兩名子女的「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24萬元,合計年夫妻年總收入只要低於123.2萬元,就無須繳稅。
●每人基本生活費提高到19.2萬
根據納稅者權利保護法規定,保障國家不可對民眾「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課稅,而計算方式是依主計處最近一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60%來訂定,依據去年公告的數字,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為32萬元。據此,財政部宣布調升基本生活費,從18.2萬元提高至19.2萬元,是歷年來漲幅最大的一次,且於今年5月報稅時適用,可謂一小確幸。
由於計算綜所稅時,是運用基本生活費的「差額」來減稅,因此當「每人基本生活費×申報戶總人數」大於「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合計總額」,前後相減的差額就能在綜合所得總額中扣除。由此可知,今年調高基本生活費、若扶養的眷屬越多,家戶基本生活費總額也跟著提高,今年報稅荷包可省下不少。
●今年報稅扶養眷屬越多、節稅越多
每人享有免稅額8.8萬元,若有扶養屆滿70歲的直系尊親屬可扣13.2萬元,因此,報扶養可以節稅,但不是列報愈多人愈好,不妨了解相關規定,以免報錯還要補稅。
◎直系尊親屬
- 年滿60歲:可直接列報
- 未滿60歲:因無謀生能力而被扶養
◎子女
- 未滿20歲:可直接列報
- 年滿20歲: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而被扶養
◎同胞兄弟姊妹
- 未滿20歲:可直接列報
- 年滿20歲: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而被扶養
⠀⠀
●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如何選?
報稅時,選擇「標準扣除額」比較好,還是「列舉扣除額」比較省呢?一般而言,比較可列舉扣除的金額有沒有大過於標準扣除額,再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才能為荷包省下一些稅!不過,若是選擇列舉扣除額,則需特別要注意,除必須準備好證明文件外,也要留意部分列舉金額的上限。
◎標準扣除額:單身者得以扣除12萬元,夫婦兩人則為24萬元,皆不用檢附任何文件。
◎列舉扣除額:可扣除6大項目加總的金額,但皆需要附上相關證明文件,包含以下:
捐贈、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購屋借款利息、房屋租金支出
●雙薪家庭採「薪資所得分開計」最省稅
夫妻報稅時,有「合併計稅」、「薪資所得分開計稅」、「各類所得分開計稅」三種方式可以選擇:
◎選擇「合併計稅」,即將兩個人的淨所得加起來以申報;「分開計稅」則必須以其中一人作為納稅義務人,分開計算應納稅額和其他稅額。
◎如果夫婦兩人為雙薪家庭、所得較高,並且以薪資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為主的家庭,可以採取「薪資所得分開計稅」的方式,並以薪資所得較高的一方作為納稅義務人。
◎如果夫婦經營許多事業,甚至副業超過本業收入時,則採取「各類所得分開計稅」,再以所得較低一方作為納稅義務人,反而比較省荷包。
●課稅級距分為5級距
依照財政部最新的綜所稅課稅級距,今年共分為5個級距,分別是:5%、12%、20%、30%與上限4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