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來雖然遭遇美股震盪,但是台股表現鎮定,攻守有節,指數盤整應對,加權指數有機會逐步站穩15,600點,收復2022年以來跌幅的二分之一,同時成交量溫和上揚,形成價量持穩的格局。另一方面,櫃買指數則是加速前進,3月初已經回到2022年4月的水準,漲勢更強勁,成交量更有明顯擴張,價量同步升溫,表現優於集中市場。
事實上,回顧國際資本市場,自從美國公布元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幅大於預期後,市場已經持續受到通膨與升息問題的利空襲擊,從FedWatch的預估情況來看,資本市場原本的樂觀預期已經完全消失,2023年已不再期待降息,不過股市卻沒有表現出驚慌失措,相反的,看起來大家也接受未來通膨4%或5%的情況,顯然已經通過利空測試。
不過市場還是擔心景氣問題,對於經濟學家的可能衰退說耿耿於懷。觀察景氣走勢,台灣確實處於下行階段,根據國發會表示,第15次景氣循環高峰已過,目前進入收縮期。然而依照景氣動向來看資本市場,股市的高峰遠在14個月前,所以景氣利空消息其實已到尾端,而且就景氣對策信號藍燈與股市的關係看,藍燈大概都是低檔區,所差只是買在谷底的左側或是右側,所以與其總要探測谷底,不如從長線的角度守株待兔、等待回升。
另一個導致指數躊躇的原因是大型權值股停頓。上市公司對於訂單的展望還是偏保守,所以產業趨勢混沌不明,投資者缺乏信心。其實各公司在產業鏈上位置不同,本來就會出現復甦冷熱不同的情況,市場現在都緊盯龍頭股的動態,但是龍頭股未必是景氣的尖端,因為龍頭的股價停滯導致指數停頓,這讓謹慎的投資人錯過早班車,或許小公司有更細微的變化,股價走勢已透露訊息,建議投資人改換思維。
綜合以上,台股有機會突破盤局,不過基於景氣還不明朗,各類股攻勢不會連續,所以追強不如找剛轉強,或是已經拉回整理。另外股市脫離空頭的態勢,大方向上與其等確定景氣,或是要再等股價低點,不如把握當下機會,開始做長線布局。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交易市場就像上帝,會幫助那些自助者,但與上帝不同的是,交易市場不會原諒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建議投資人與其聽信市場小道消息,或四處探詢飆股標的,最後被市場反噬,不如從學習如何理財開始做起。然而,投資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從辨識總經環境、企業潛力分析、資金管理標的選定,甚至進出場的價格設定,都會影響投資的結果,是一段長遠的學習旅程。
根據歷史資料,全球股市處於牛市的時間遠大於熊市,若因為一時投資失利,或因太複雜而放棄投資,將會失去提升財富的機會,因此投資人可借助證券業提供的諮詢服務,來完善投資能力的不足。永豐投顧的「豐投Good」服務,提供即時的市場及產業報告、投資策略、資金動向等、及存股強勢股等商品,甚至線上直播與分析師互動,來提升投資效能。(作者是永豐投顧總經理)
即時財經
媒體
媒體
- 【友達智慧展1】面板業谷底已過? 友達董座:兩大急單來了鏡週刊 1小時前
- 【友達智慧展3】比雞蛋更難買 彭双浪:拿地契才能買肥料鏡週刊 1小時前
- 【友達智慧展2】傳富采新董座是「他」 大股東回應了鏡週刊 1小時前
- 桃市原民就業措施成效佳 原住民失業率持續下降台灣好報 1小時前
- 【4/1電價漲】分租套房「共用電表」也跟漲?! 台電:2條件實價登錄比價王 2小時前
- 外資賣超前5名中央社 2小時前
- 外資賣超47.83億元 新台幣貶3.9分中央社 3小時前
- 三大法人賣超台股31.45億元中央社 3小時前
- 比特幣漲聲再起 一度衝破2.8萬美元大關中央社 3小時前
- 通膨延燒電價調漲 央行23日擬上修全年CPI預估中央社 4小時前
- 6000元領取期限擬至10月底 ATM領現比郵局早7天開跑中央社 4小時前
- 母親節檔期在即 Global Mall引進50個新櫃拚業績鏡週刊 4小時前
- 瑞信危機國內金融曝險近2500億元 五大壽險齊喊沒踩雷鏡週刊 4小時前
- 蔡英文:政府會繼續支持中小企業 當產業的後盾聯合新聞網 5小時前
- 國際廢鋼價格下滑 豐興廢鋼、鋼筋盤價轉跌中央社 5小時前
- 4月電子期金融期齊跌中央社 5小時前
- 4月台股期指跌32點中央社 5小時前
- 電金弱勢 台股量縮下跌32.99點力守15400點中央社 5小時前
- 新竹以南水情告急 鄭文燦:已提前預警、部署聯合新聞網 5小時前
- 台股跌32.99點中央社 5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