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埔里山城消暑涼意
「籃城好生活」的三位夥伴(左起)張森葳、夏秀慧、吳宗澤,立於自家的稻田中,為埔里描繪理想農村生活的藍圖,朝著生態概念村的模式發展。 文字/江明麗 攝影/黃毛 即將進入酷夏收割季,埔里「籃城好生活」、同時也是「穀笠合作社」的三位夥伴吳宗澤、張森葳、夏秀慧,拿著平時下田的工具,以及自家田裡種出來的埔里放伴米,立於田埂間留影。他們因為喜愛農村生活,進而成為身體力行
本期文章
-
河海呢喃的港都老埕故事
高雄婆婆冰招牌水果冰加入芒果青、蜜鳳梨、醃楊桃、李鹹四果,李鹹更是從第一代婆婆流傳而來的古早滋味「阿嬤李」。 文字/賴郁薇 攝影/洪立 「港都認識王」創辦人黃祺瑋一
鄉間小路 21天前 -
擊退暑氣與媽媽的鬱結 麻芛找回巧婦自信
黃麻今年4、5月開始種植,預計8月收成。 文字/謝欣珈 攝影/王士豪 每到夏天,臺中人便要喝碗剔透翠綠的麻芛湯,由內而外地消暑;不過麻芛其實並非臺中人專利,在日治後
鄉間小路 21天前 -
晶透彈嫩降火法寶 三代女力開拓蘆薈新可能
蘇雪莉一家與蘆薈的緣分,從兩株蘆薈苗開始。(圖片提供/村家味) 文字/Casca 攝影/洪立 切開粗韌帶刺的蘆薈外皮,晶瑩柔嫩的葉肉滑入碗中,光看就讓人暑氣全消。長
鄉間小路 21天前 -
西瓜成熟時 黑翅鳶看顧的盛夏涼意
文字/張曉慈 圖片提供/龍井區農會 新蘭西瓜採收期正逢梅雨與颱風季,每顆西瓜都得來不易。 半世紀以來,龍井瓜農總在春夏的大肚溪畔,揮汗扛起一顆顆嬰孩般的重量。 明明
鄉間小路 21天前
其他鄉間小路雜誌
-
在家蛇來蛇去一整天也不會膩
玉米蛇的花紋繽紛,個性溫和,是寵物蛇的好選擇。 文字/張哲誌 攝影/吳尚鴻 每次聽到「蛇」這個字,就讓你渾身起雞皮疙瘩嗎?請先深呼吸放鬆心情,把恐懼放一旁,好好欣賞這些美麗、無毒、
-
濃縮質樸生活況味 那碗念念不忘的豆簽麵
僅需簡單的佐料,就能感受豆簽羹的質樸風味。 文字/施清元 攝影/洪立 「你去關廟找那個姓李的吧!他的麵才夠硬、夠Q……」 臺南大勇街的寧靜一角,被各種觀葉植物包圍的民房,若非招牌提
-
從倒風內海上岸 踏查麻豆港的滄海桑田
圖說:梁茂隆與日本藝術家杉原信幸以紅磚與三合土創作的作品《糖石船─編織‧神話‧麻豆》。 文字/施清元 攝影/王士豪 Mattauw,是西拉雅語的「眼睛」之意,也是麻豆被賦予的名號,
-
漢餅混搭西點 品嘗回甘五代的人情味
圖說:林金生香尊重傳統也擁抱西方,發展出多樣中西式糕餅。 文字/曾怡陵 攝影/黃毛 以鄉土詩人吳晟的詩、民謠歌手吳志寧重作的詞曲呈現臺灣人與土地相依的情感,來包裝傳統糕餅禮盒的老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