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訂成為一種威脅 網紅找回初心無所畏懼
「我以前會想問這些人幹嘛罵我?我有做錯什麼事情嗎?那時候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但試著學會同理,從他們的角度出發」,理科太太開始試著換位思考。 文/王心妤 (中央社記者) 圖/王飛華 (中央社記者) 「社群媒體就是這樣,一半的人罵你,另外一半的人站在你這邊。」電影《五星主廚快餐車》主角卡爾賈斯柏,因與美食評論家發生衝突,毅然決然從餐廳辭職,開啟一段開著餐車沿途販
本期文章
-
川粉大鬧國會 取消文化風暴直撲川普
川普遭指控煽動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除政治面衝擊外,影響最大的當屬社交媒體的封殺,而推特刪除川普的帳號,對擁有超過8,800萬名跟隨者的川普殺傷力道尤為巨大。 文/林
全球中央 27天前 -
搶外國遊客拚觀光 土耳其防疫兩套標準
為了挽救經濟命脈的觀光業,土耳其對本地人和外國觀光客實施兩套宵禁做法,且國外觀光客不必檢測就全面放行,讓一些飽受「封鎖疲勞」的外國人因而決定造訪土耳其。 文、攝影/
全球中央 27天前 -
旅遊泡泡上路難 「疫苗護照」是解藥嗎?
「旅遊泡泡」讓多國躍躍欲試,但目前多因疫情反覆而暫停或推遲,許多人因此寄望於疫苗。然而,開打後能否就此一勞永逸告別旅遊禁令或限制,這中間仍大有疑問。 文/陳亦偉 (
全球中央 27天前 -
疫苗配送保溫最關鍵 運儲業合作打造冷鏈網
輝瑞&BNT的疫苗必須保存於攝氏零下70度的環境中,比南極洲還要冷,為了確保運送萬無一失,輝瑞研發出特殊的運輸包裹,裡頭鋪上兩層乾冰,並有GPS追蹤裝置及溫控監測儀
全球中央 27天前
其他全球中央雜誌
-
不想當消費街貓幫凶 香港護貓粉專的哀傷告白
由香港街貓攝影師葉漢華所成立的臉書專頁「捕貓捉影」,在幾個月前失望地宣布不再發布貓照,他在臉書告別文上寫著:「我沒欠你,只欠街貓。」 文/張 謙 (中央社駐香港記者) 葉漢華大概1
-
加拿大博物館處方箋 為身心提供療癒時刻
「許多人以為藝術療法只對心理疾病有效,但愈來愈多醫學研究證明,藝術療法對生理健康也很有幫助。逛博物館這樣的藝術活動,讓感官受到刺激,促進人體分泌皮質醇與血清素等激素,有益健康。」
-
歐美疫情當頭 旅遊羞辱有新解
愈來愈多旅行者面臨砲轟,被說在這個節骨眼趴趴走,就是散播病毒,是置防疫資源不足的社群於險境。 整理/蔡佳敏 (中央社編譯) 台灣控制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得宜
-
暖化融冰激化極圈爭奪戰 中國插足野心勃勃
南北極向來為各方所覬覦,特別是隨著氣候暖化,北極航道的商業價值日益凸顯,資源開採也變得可行,除了傳統北極國家,中國也自稱「近北極國家」,為爭奪資源積極部署。 文/曾依璇 (中央
-
疫情激發健康意識 全球「棄肉從素」變多
環保動保意識抬頭、注重養生、肉品供應鏈脆弱等因素下,促成吃素人口增多,而疫情來襲,屠宰場屢傳群聚感染,讓「棄肉從素」浪潮更為明顯。 整理/蔡佳敏 (中央社編譯) 2019新型冠狀病
-
美國代孕昂貴但周全 450萬求鉑金寶寶
美國有47州允許合法有償聘請代理孕母,但代孕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包裹著數字。若需捐精或捐卵服務,費用再加碼,林林總總約新台幣450萬元跑不掉。 文/周世惠 (中央社駐舊金山記者) 「
-
400次攪打的風潮 揭開韓國人的咖啡迷戀
疫情期間居家更有「閒情逸致」,一款需攪拌400次的咖啡從韓國開啟熱潮。韓國雖然未產咖啡豆,卻是世界上喝最多咖啡的國家之一,連鎖咖啡廳甚至比便利商店還多。 文/廖禹揚 (中央社記者)
-
家暴比病毒致命 法國女性的困獸之鬥
法國配偶暴力案件層出不窮,2019年,平均兩到三天就有女性死於前任、現任丈夫或男友之手,而今年因疫情宣布禁足令後,許多人被迫與施暴者長時間相處,情況更雪上加霜。 文/曾婷瑄 (中央
-
疫情助攻串流平台 戲院料峭春寒猶未盡
相較SARS期間並未出現大量電影撤檔潮,如今包括好萊塢大片都紛紛延檔,甚至直接轉往網路播放,串流平台業者逆勢獲利。觀眾未來還會重回戲院看電影嗎? 文/童一寧 (本刊特約記者) 圖/
-
行動貨櫃的微型工廠 澳洲廢棄物就地重生
有別於傳統工廠大規模生產,薩哈吉瓦拉教授採用分散、資源下放的微型工廠,可安置在貨櫃裡,只需一輛聯結車,就能將工廠送到有需要的地方,在社區內就地將廢棄物再造。 文/丘德真 (中央社駐
-
德國業界主導的技職教育 半數青年的首份薪
德國技職教育以業界為主體,為期三到四年的技職教育如同新進員工的試用期,因此學用落差和學非所用非常少見。對德國年輕人來說,技職教育就等於他們養活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文/林育立 (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