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惠全樂觀應對通膨:「全年營收仍看好!」
【文/張彥文;攝影/蘇義傑】 在今年百強榜單上,航運業表現引人注目,尤其奪得總排行第三名(https://event.hbrtaiwan.com/2022twleader/)佳績的長榮海運最具代表。總經理謝惠全雖謙虛表示「時勢造英雄」,但深究長榮的經營與布局,便可知傲人績效不全是運氣使然,而是在每個環節上,都有精準的判斷與決策。 兩年多來的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塞
本期文章
-
韓家宇「與時俱進」四字訣,進攻未來植物肉、寵物商機
【文/林珮萱;攝影/張智傑】 連續三屆躋身百強領導人排行榜,韓家宇自覺「在農畜行業已是number one」,但他抱持「與時俱進」的策略持續進化,進軍時下最熱的植物
哈佛商業評論 139天前 -
雙永續、雙軌轉型正夯
【文/楊瑪利】 今年以來,《哈佛商業評論》從報導、評選,到慶祝創刊100年的大師演講與晚宴活動,經常圍繞此刻企業不能忽略的二大核心概念。 第一個核心概念是「雙永續」
哈佛商業評論 139天前 -
聯發科蔡明介榮獲桂冠、台積電市值成長力壓群雄
【文/張彥文】 兩年一度的《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台灣企業領袖100強」,今年再度重磅登場!(調查/遠見民意研究調查、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本刊自2016
哈佛商業評論 139天前 -
在動盪時代制定與時俱進的策略
【文/麥可.曼金斯 Michael Mankins、馬克.高佛森Mark Gottfredson】 在傳統的策略規畫模式中,經理人預測市場將如何演變發展、競爭對手會
哈佛商業評論 139天前
其他哈佛商業評論雜誌
-
六代同堂的職場難題
【文/楊瑪利】 你是否注意到,台灣的職場已進入多元世代融合中。許多二、三年級出生的台灣第一代創業家,仍充滿戰鬥意志,尚未退休;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則已進入職場。若以十年為一代
-
向上管理,華人學不會?
【文/楊瑪利】 2019年時我訪問了亞裔創投教父中經合董事長劉宇環的千金劉宏敏,她當時是花旗銀行位階最高的華人女性,擔任財富管理北美區執行長,統領2,000位員工,管理5,000個
-
無聲離職潮,誰的錯?
【文/楊瑪利】 最近,全球職場出現一個熱門關鍵字:「Quiet Quitting」。在台灣,有人翻譯為無聲離職、安靜離職,或更貼近原意的在職離職。 緣起是今年7月,有人在TikTo
-
這本書,我一定收藏!
【文/楊瑪利】 最近有一本書出版後,我意外得到很多師長與朋友的主動回饋。不少認識多年的朋友、其中很多是各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對這本新書的反應,顯然比我興奮,有人還主動分享了應該如何
-
「智力」跟你想的不一樣
【文/天下文化】 本書為全球暢銷書《讓天賦自由》作者肯.羅賓森生前構思的最後一部著作。他的TED演講〈學校扼殺了創意嗎?〉(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
-
塑膠業的毛利王!創新研發力逆轉夕陽工業
【文/張彥文】 走進宗瑋工業的廠房,會以為自己身處高科技的研發中心。現任董事長林健祥,30年前接手家中虧損連連的塑膠工廠,放下博士光環從頭打拚。他雖身處傳統產業,卻心懷追求創新的研
-
「沒肩膀」的領導人
【文/楊瑪利】如何做個好主管?在天秤兩端取捨平衡,是一門藝術。 到底怎樣才是好主管?最近我有一些不同的體會。這陣子一位多年擔任高階主管的朋友與我分享,多年來他總覺得有義務要幫助他帶
-
台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ESG+創新,未來企業發展兩大課題
【文/張彥文;圖/胡星陽提供】 在《哈佛商業評論》迎向百年慶之際,全球繁體中文版也將自本期開始,陸續訪談國內多所重要的商管學院院長,談談管理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值得關注的趨勢。首篇訪談
-
預測中美兩大巨頭的未來
【整理/天下文化】 2022年仍將是個很有趣的一年,由於美國及台灣股市已經連續漲了幾年,媒體都在討論有哪些可能影響2022年經濟及股市的風險。大家不約而同地提到通貨膨脹帶來的升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