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ESG+創新,未來企業發展兩大課題
【文/張彥文;圖/胡星陽提供】 在《哈佛商業評論》迎向百年慶之際,全球繁體中文版也將自本期開始,陸續訪談國內多所重要的商管學院院長,談談管理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值得關注的趨勢。首篇訪談,邀請到台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與讀者分享企業未來發展兩個重點:ESG與創新。 台灣的商管教育,始於1919年日據時期的「台灣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這是台大管理學院的起源,沿襲至今
本期文章
-
楊基寬:每天進步1%,年成長就是37倍
26年前,楊基寬創辦了台灣第一個網路人力銀行,長期觀察台灣的人才市場。在他眼中,邁向少子化的台灣,正面臨哪些人才危機?企業又該如何用「培育的力量」,留住高績效人才?
哈佛商業評論 119天前 -
你的「人才密度」有幾趴?
【文/楊瑪利】 現今職場變動快速,如何透過人才培育與人員調度,來維持自身公司的競爭力與價值,是各家企業皆須重視的議題之一。 2月中旬《請聽,哈佛管理學!》的Podc
哈佛商業評論 119天前 -
高薪無可取代的留才祕訣
【文/羅傑.馬丁 Roger L. Martin】 身處知識經濟的今日,擁有獨特技能的員工,對組織的績效影響深遠,因此讓他們樂於工作十分重要。許多經理人認為,薪資是
哈佛商業評論 119天前 -
管理意見交鋒的團隊
【文/朱麗亞.明森Julia A. Minson、法蘭西絲卡.吉諾Francesca Gino】 所有組織領導人面對的最困難挑戰之一,就是管理各種不同的觀點,而這麼
哈佛商業評論 119天前
其他哈佛商業評論雜誌
-
-
塑膠業的毛利王!創新研發力逆轉夕陽工業
【文/張彥文】 走進宗瑋工業的廠房,會以為自己身處高科技的研發中心。現任董事長林健祥,30年前接手家中虧損連連的塑膠工廠,放下博士光環從頭打拚。他雖身處傳統產業,卻心懷追求創新的研
-
「沒肩膀」的領導人
【文/楊瑪利】如何做個好主管?在天秤兩端取捨平衡,是一門藝術。 到底怎樣才是好主管?最近我有一些不同的體會。這陣子一位多年擔任高階主管的朋友與我分享,多年來他總覺得有義務要幫助他帶
-
預測中美兩大巨頭的未來
【整理/天下文化】 2022年仍將是個很有趣的一年,由於美國及台灣股市已經連續漲了幾年,媒體都在討論有哪些可能影響2022年經濟及股市的風險。大家不約而同地提到通貨膨脹帶來的升息風
-
打造「矽晶圓廠的台積電」,環球晶圓徐秀蘭拚世界第一
【文/張彥文、攝影/池孟諭】 有著「晶圓女王」稱號的徐秀蘭,藉由多次併購,讓環球晶圓成為母集團裡最賺錢的金雞母。耀眼的成績單背後,是每天堅持凌晨就起床、數十年如一日的毅力與專注力。
-
意外爆紅的ESG文集!
【文/楊瑪利】 ESG風潮正式吹進台灣,國內企業要如何在追求利益的同時,落實綠色金融的理念? 2018年6月,台灣某上市公司股東會現場,來自倫敦的投資人代表提問:「我們在年報中讀到
-
-
旺宏sNOVA超新星系統,吳敏求超前布局30年的競爭力!
【文/張彥文;攝影/張智傑】【2021數位轉型鼎革獎—數位轉型領袖獎】若在10年前就提出數位轉型,已經被視為目光超前了,但旺宏電子董事長兼執行長吳敏求,早在30年前返台創業的第一步
-
-
另啟思考框架,你也是「造局者」
【整理/天下文化】 「Framer」原意是起草美國憲法的那群人,他們建立聯邦政府的「框架」,正是「造局者」的典型:運用腦中的思考框架,在現實社會構建可實現夢想的體制,他們展現了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