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東北亞區總經理蒲樹盛 8大關鍵晴天儲糧 營運不中斷
維持營運不中斷是企業「疫」直想突破的瓶頸。對於專精推廣、稽核營運持續管理BCM的BSI而言,其實防患要未然,即使是缺乏資源的中小企業也能仿照BCM的做法,讓每次危機都不再輕易帶來重傷…… 【文/葉小慧 圖片提供/BSI台灣分公司】 今年台灣疫情急遽升溫,一度面臨封城的可能,BSI東北亞區總經理蒲樹盛表示,企業營運持續管理(Business Continuit
本期文章
-
新加坡商鈦坦科技 洞察、透明、適應 3特質敏捷預應危機
身為同時跨新加坡、台灣兩地的科技公司,鈦坦科技在組織營運與決策上不僅奉行敏捷,還有自家獨到的「SECRET祕密方法學」,混合出今年疫情升溫前及時預應佈局的超前決策,
能力雜誌 323天前 -
遠距教學不遠「拒」 在家學習 疫難忘
自從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學生們停課不停學,家長、學生與老師人仰馬翻,紛紛與視訊軟體、教學平台博感情。而在這場不得不的全台最大遠距教學潮中,也自有其美麗與哀愁…… 【文
能力雜誌 323天前 -
現在好未來會更好!? 鍛鍊數位肌肉 反脆弱組織疫立不搖
國內在5月時首次出現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危機,全台即刻進行三級警戒,直接衝擊民生消費,對處在「重災區」的企業,難過只能1天!就該讓承平時刻在組織內部鍛鍊的數位化即刻救
能力雜誌 323天前 -
4波感染高峰 3度緊急事態宣言 危管優等生日本為何在新冠疫情跌一跤
【文/李世暉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危機」(Crisis)一詞源自於古希臘文中的醫學用語Krinein,有區分(Divide)、分離(Discriminate)之
能力雜誌 323天前 -
南遷700公里大丈夫 天晴好生活 東京人好想住岡山縣
人口少或地處偏遠的鄉鎭市,該如何吸引人口長住,進而推動地方創生?離東京700公里的岡山縣擁有天候等自然優勢,加上打造出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強的情境,地方政府更在縣外充
能力雜誌 323天前 -
飽和脂肪的逆襲 吃奶油、肥肉才是健康之道?
站在超市貨架前,最近開始自炊生活的小柯忍不住仔細比較起牛奶的營養成分來,「這一款的熱量和脂肪都比較高,還是別買了。選另一款低脂的比較健康!」然而,少脂肪真的就能讓你
能力雜誌 323天前 -
摸清情感敲開心門 場景設計感動消費旅程
有形的實體場景容易掌握,無形的情感場景不易洞悉,同步於有形及無形的世界導入新的場景應用,將帶給顧客嶄新的空間與故事,促發人們生活體驗的再提昇。 【文/廖志德 圖片提
能力雜誌 323天前
其他能力雜誌雜誌
-
與病毒共存宅經濟退燒 AR VR AI 沉浸式消費旺商機
短短20年,世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回顧2000年,全球僅12%民眾擁有智慧手機,如今已超過60%;當時Facebook尙未創立,現在每天有15億用戶在「刷臉」。消費者無時無刻的行為
-
俄烏之戰引發漢堡效應 掙扎復甦中的全球經濟遭受重擊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各國政府、企業聯手制裁,儘管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來自四面八方的制裁會重創俄羅斯經濟,但首先反彈的卻是石油市場波動劇烈,更殃及歐盟發展綠電的能源戰略,加上糧食危機是另一
-
2022年起再返天際 1.4兆美元復甦榮景 航空業重啟版圖戰
走過消費者對跨國、長程移動避之危恐不及的2年,航空產業歷經一輪倖存者篩選後,即使變種病毒Omicron再次席捲全球,旅遊與商業飛航需求卻已悄悄冒出重燃動力的火花,為重啓忙碌天際線的
-
吃不起的新警訊 肉、油、咖啡大漲 糧食通膨回不去了
近半年來,人們在超市購物時會發現結帳金額越來越高,去喜歡的餐廳品嚐美食,也會驚覺餐點悄悄喊漲,無論是自行下廚或是外食族,高漲的糧食價格令每個人都很有感。這波糧食通膨究竟是短期波動抑
-
3.2.1一起飛向銀河! 貝佐斯、馬斯克下重本 太空旅行競賽開打
在浩瀚的宇宙銀河裡,科學家企圖從中探索生命的起源、開發新資源,甚至尋找人類的下一個宜居星球。如今,隨著許多億萬富豪成立航太公司,送平民上太空觀光,以往以學術與科技為目的太空旅行,逐
-
腹飛雲廚foodfab 科技產線快煮美餐 虛擬美食街東京飄香
當餐飮碰上科技代工的概念,成就的是用SOP、BOM表完美還原出的一份份在地美食。從前端備餐流程、POS系統派單、工作站運作、產線調度,即使是傳統古早味老店,一樣能借著科技之力,免煩
-
三贏智能平台 要讓房仲業轉骨
想擁有一間從地點、內裝都貼合自己心意的家,FUNWOO不只利用AI、大數據幫房客先篩選眞正符合的物件,無論是工業風、鄉村風,還能依房屋空間特質妝點擺設完畢,再邀請你到現場來一趟優雅
-
刻在區塊鏈上的藝術 暢談NFT的美麗與哀愁
憑藉區塊鏈技術,NFT數位加密藝術品成為近期交易市場熱議話題。看中其不可替代與不可分割等特性,不少人花鉅資收藏,但到底買家買到的是哪些權利,卻常常傻傻分不清楚…… 【文/陳佑寰 圖
-
住商機構:4大挺力數位轉骨 賣「家」績不可失
疫情上上下下,客人不敢出門賞屋、談委託,房仲業成海嘯第一排。住商機構將實體服務、行銷轉至線上,只要不斷網,房產經紀人就能24小時在任何地點上線服務,拚出亮眼成交率,達成高績效……
-
在家運動健身防疫 只要魔鏡 不要黑鏡
Netflix影集《黑鏡》探討數位科技主宰人類的生活;現實生活中,防疫期間,不少民眾宅家選擇購買數位健身器材搭配線上課程,鍛鍊身體提昇防疫力,進而翻轉運動產業,讓新創公司與商品蔚為
-
從歌頌者變歌訟者 品牌vs.經紀 要如何「分手快樂」?
在藝人、運動員等以「人」為主打的品牌背後,通常有著從專業培養、活動企劃到商業推廣的經紀人,而合作緊密的兩方,好聚卻未必好散。不想走到最終對簿公堂的窘境,得先看清雙方在人、錢、權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