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走失地點排行榜,第一名竟是「它」!
採訪撰文/戴筠 帶孩子出門時,你有牽緊他的手嗎?孩子在外面奔跑嬉鬧時,你是視線不離盯著看,還是跟旁邊的人大聊特聊?許多孩子之所以走失,都是因為父母一時疏忽。我們專訪兒童安全專家統整4歲以下幼兒最常走失的地點,並提供走失自救S.O.P.,趕快來看看! 「新北市蘆洲區有一對小姊弟,姊姊4歲、弟弟2歲,姐弟倆深夜出現在便利超商,店員見旁邊沒有大人,擔心兩人
本期文章
-
帶嬰幼兒野餐怎麼準備?飲食、遊戲一次搞定!
採訪撰文/戴筠 在陽光下帶著孩子在草地上奔跑、玩累了喝杯清涼果汁、在樹蔭下乘涼,實在是至高的享受。帶嬰幼兒野餐要怎麼準備呢?來來來,野餐達人從飲食、遊戲到地點都幫你
嬰兒與母親 281天前 -
那對夫妻&那對姊弟 幸福三打一,讓愛更完整
採訪撰文/周品攸 那對夫妻與那對姊弟來了!這次加入哪位新成員呢?那就是「小林萌」(現在叫萌弟)也現身《嬰兒與母親》囉!超會捕捉鏡頭的萌弟,這次要如何融化讀者們的心呢
嬰兒與母親 281天前 -
7種胎教法,準爸媽你們選擇哪一種?
整理/嬰兒與母親編輯部 胎兒不在準爸爸的肚子裡,不妨藉由胎教讓準爸爸提前參與,即早做好當爸爸的適應與準備。有時候合併不同種類的胎教方式,將胎教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才
嬰兒與母親 281天前 -
頻口渴是徵兆!女童血糖飆破500進加護,母自責:應該早點送醫院
整理撰文/周品攸 一名女童因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就醫,送院時已經嚴重脫水,急診醫師研判女童有糖尿病併發酮酸血症,一驗血糖竟有528,必須轉加護病房做後續治療。女童
嬰兒與母親 281天前
其他嬰兒與母親雜誌
-
當愛來敲門 好孕擋不住 KID和Rita感謝老天送的美好禮物
採訪撰文/Angela 今年是KID(林柏昇)人生最豐收的一年,年初娶到東區妹仔Rita,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接好「孕」到,主持節目《綜藝玩很大》,五次入圍金鐘獎,兩次敲響金鐘
-
李依瑾 生命是一場奇異恩典
採訪撰文/邱明瑜 消失螢光幕前好一段時間的李依瑾,在這兩年內人生發生了好多變化,她笑說只能用「奇異恩典」來形容這一切經歷。在單車環島旅行期間遇到了生命中的靈魂伴侶後決定攜手共度
-
海裕芬 親手織就夢想 擁抱專屬親情
採訪撰文/林雁 螢幕形象爽朗大方的海裕芬(海芬)因演繹《花甲男孩轉大人》中的鄭光好被民眾親切地稱為「國民姑姑」。而螢幕外的她也和大家庭一起生活在眷村內,融洽的家庭氛圍讓她對延續幸福
-
擊劍甜心程昕意外晉升新手媽 以平常心迎擊未知的挑戰
採訪撰文/林雁 照片/程昕提供 「我能想像育兒是很困難的事,但反正來了就面對啊。」在亞錦賽前夕意外發現自己懷孕晉升媽咪的程昕豁達地說道。具備擊劍選手穩定心理的她,在一開始的措手
-
孕婦居家照護10大Q&A
諮詢/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 黃建霈醫師 採訪撰文/林雁 目前新冠疫情延燒,肚子裡懷揣著一個小生命的孕媽咪們更是小心謹慎,深怕染疫對寶寶造成影響。但如今確診人數龐大,即使待在家中,
-
最強六寶媽林叨囝仔 全家總動員迎接新生兒 雖然累但值得
在家坐月子part.1 媽咪小檔案 身分:33歲六寶媽 寶貝年齡:5個月 坐月子經驗:第一、三、四、五胎訂月子餐,第二胎到月子中心,第六胎請老公煮月子餐 給大寶完整的愛 再累也要自
-
排卵期要天天做功課?醫師教你找出「最佳受孕時機」!
採訪撰文/戴筠 婚後想從人夫、人妻趕快升格當爸媽,應該怎麼做呢?偷偷跟你說,準備生小孩之前,最好先去做孕前健康檢查;評估「做人」時機別猛算月經週期,善用基礎體溫計、排卵試紙才是王道
-
孕婦如廁急產嬰又臍帶繞頸!發生急產可以這樣做
寶寶等不及就是要出生,孕婦急產風險大!花蓮一名懷孕37週的孕婦,在家中如廁的時候,直接產下女嬰,雖然女嬰出生後有出生大哭,但卻有臍帶繞頸狀況,情況仍十分危急。 該名孕婦自行報警,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