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韓新生代高手大對決 出身不重要 投資實力才是硬道理
不論你的出身背景、學經歷或IQ高低,投資人如果沒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或交易心法,又忽略了風險,甚至把運氣當實力,股市淘金夢很容易就破碎,所謂的少年股神、航海王去年消聲匿跡,就是一個殘酷現實。 本刊因此專訪台韓3位出身及成長背景大不同的投資達人,分別是郭靖新、遊牧民、肌肉書僮,透過他們述說學習投資改變人生的故事。 企劃:編輯部 ================
本期文章
-
4種升級版紅包理財術 陪孩子一起養大壓歲錢
撰文:游季婕 過去拿到壓歲錢最常聽到的話就是「爸媽幫你存起來」,接著就再也不會聽到關於壓歲錢的消息了。雖然對於大部分的父母來說,會認為壓歲錢仍舊是自己的錢,或者覺得
Money錢 51天前 -
2023年投資展望高峰會
歷經起伏不安的一年,對於今年投資前景, 以及該如何擬定投資策略,是多數人關心的議題。 CMoney於去年12月17日舉辦「展望2023年投資高峰會」, 力邀7位專家
Money錢 51天前 -
抓合理進場價位 穩賺價差與股利 走在財報前 高殖利率股自己算
撰文:劉宗志(薯哥) 走過2022年這個空頭年,投資人都希望2023年股市能有像樣的反攻表現,同時更企盼能夠洞燭機先,領先掌握具有題材以及上漲潛力的產業與個股,其中
Money錢 51天前
其他Money錢雜誌
-
3情境推演 股債投資機會在這裡
撰文:游季婕 近期投資人最關注的議題不外乎就是股市什麼時候落底?通膨什麼時候回歸正常?經濟今(2023)年是否會步入衰退?本文將今年經濟分為3種情境:最壞情境、基礎情境、最佳情境(
-
投資就要比氣長 華倫、黃嘉斌、Kuma股海悠遊 公開口袋個股清單
2022年的投資環境是近數十年最嚴峻之一, 且將持續到後面幾年。 投資人除了要比「氣長」, 所投資的企業也必須具備氣長的特質,才有機會成為長期贏家。 本刊因此專訪3位投資達人, 分
-
不怕股市大波動 反脆弱配置強化防禦
撰文:游季婕 疫情以來股市面對各種意想不到的衝擊,讓投資人強烈感受到股市的脆弱性,我們該如何對抗這樣的逆風?根據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在《反脆弱》這本
-
經濟景氣衰退 只能坐以待斃? 3年齡層力抗資產大縮水
撰文:張國蓮 你是不是正擔心經濟衰退會影響自己或家庭財務?因為通膨持續拉警報,利率走升無法避免,美國今(2022)年7月的2份調查已指出,約有6成民眾認為明年經濟會衰退,且有68%
-
財經主播王志郁 用4心法基金獲利200%
撰文:李亞珊 攝影:張家禎 股神巴菲特曾說:「投資人不需要做對很多事情,重要的是要能不犯重大的過錯。」但現實是多數投資人因為忽略高報酬、高風險之間的關聯性,在投資路上慘遭滑鐵盧。
-
還在傻傻存? 存飆股 讓你1次賺進10年股息!
撰文:龔招健 傳統存股族通常鎖定「獲利及配息穩健」的低波動價值型個股,例如中華電(2412),在股價偏離公司應有的價值時「逢低」買進長期持有,每年賺取4%~5%左右的股息收益,雖足
-
領息兼抗通膨 陳重銘、蕭世斌教你聰明買高股息ETF
撰文:張國蓮 今(2022)年來股市持續受到通膨、升息襲擊,美國標普500股價指數跌幅已逾2成,費城半導體指數跌幅達3成,台股也無法倖免,從年初高點至今已修正3,000點,至6月1
-
每月只要3千元 輕鬆跨海投資美股
撰文:李亞珊 國內券商複委託交易熱絡,根據券商公會統計,去(2021)年國內券商複委託交易累積總額達4.3兆元,其中美股占77%,相比前年同期成長21%,顯示投資人對美股的青睞,也
-
利空尚未出盡 台股近期反彈 第3季再探底
撰文:Money錢主筆 龔招健 歷經過去幾個月的震撼教育,象徵美股投資人情緒的「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在今(2022)年5月22日來到年初以來的最
-
橫跨電視台、廣播、網路節目 跨界主播 劉涵竹 用3招選股法打造被動收入
撰文:李亞珊 攝影:張家禎 剛出社會的小資族,都會擔心在萬物齊漲、薪水不漲的環境下,若只有存薪水,很難累積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萬一沒有其他職能專長,很有可能永遠無法翻身只能待在底層望
-
勞退不會破產 自提6%無痛多存一筆退休金
撰文:李亞珊 部分人誤以為勞退有破產疑慮,其實是將勞退與勞保老年給付搞混了,而對勞退制度有所誤解。本期解析勞退的6個常見問題,只要了解勞退與勞保老年給付的差異,並善用「勞退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