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類股輪動 熱錢搶進跌深股
撰文:劉宗志 以美國科技股為首的全球股市,自2021年開年以來持續強勢,其中,代表科技股走勢指標的那斯達克指數,在1月下旬雖有短線拉回整理,到了2月上旬台股農曆春節休市期間,又再度創下新高,強勢表現不言可喻。 回頭觀察台股今年以來的趨勢,可以說是與美國科技股漲跌表現亦步亦趨,指數同樣在元月下旬出現較明顯拉回,從1萬6千點以上的高檔,一度拉回多達1千點,所幸在
本期文章
-
總論篇》 搶賺2021年除權息行情 精選7檔中小型股
台股這波大漲,固然有 史上最寬鬆的資金行情推波助瀾, 但更重要的是,反映整體企業獲利 超乎預期的雙位數成長, 以及台灣半導體產業地位的提升。 2020年台股整體
Money錢 45天前 -
配息債券基金依然火熱 5大投資習性 你中了幾項?
撰寫:張國蓮 攝影:張家禎 你曾經想過自己是什麼類型的投資人嗎?你會聽理專、朋友,甚至是臉書基金社團的推薦而買進,還是自己研究?或是只在意配息高低,不理會風險?
Money錢 45天前 -
國民媽媽 于子育 歸零再出發 人生更精彩 簡單理財 攢出買房頭期款
去年甫因《俗女養成記》中的精湛演出,拿下第55屆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女配角獎的于子育,原本是以歌手出道,人生幾度按下重新開始鍵,卻因為她的轉念豁達,讓她的演藝之路越走
Money錢 45天前
其他Money錢雜誌
-
存股達人陳重銘: 教孩子理財 才能贏在起跑點
許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從小補習、上才藝班,但這種做法真的能讓孩子高人一等嗎?存股達人陳重銘認為,想讓孩子真正贏在起跑點,最好的方式是教他投資理財。 撰文:龔招建
-
6特性了解「數位原住民」消費理財觀 Z世代將主導全球經濟變化
撰文:張國蓮 攝影:張家禎 Z世代指的是1996~2015年之間出生的世代,從小在數位(網路)環境中長大,又被稱為「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這個世代中的2
-
2021投資大趨勢 雙G火熱金牛年狠賺好幾波
雖然有疫情、經濟政策、地緣政治3大變數, 2021年經濟可望緩步復甦; 而5G、ESG更在動盪市場中成為顯學, 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金牛年要賺到錢,雙G不可少! 總論篇 撰文:張國
-
6種投資最常見的不理性因素 別讓情緒搞砸投資理財計劃
金融市場持續大跌,明明知道該逢低買進,最後卻是賣出?要克服此類不理性行為,就要先認知哪些原因會引發恐慌情緒,然後練習不被影響。 撰文:張國蓮 陳哥原本買配息基金是為了創造現金流
-
退休金不夠用是最常見的恐懼 4種提領退休金方式
準備好一筆「應該夠用」的退休金,正打算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時,卻又擔憂活太久而錢不夠用。靠這4種提領方式,可降低退休金不夠用的機率。 撰文:張國蓮 長時間忙著工作、儲蓄、投資之後,小麗
-
打造無痛存錢計劃 用App存錢 最高享1.2%年利率
撰文:李亞珊 想存錢又怕沒有毅力嗎?現在只要透過理財App,再搭配指定的銀行帳戶,就能輕鬆培養儲蓄習慣,又能享超高活存利率,幫助自己無痛達成存錢目標、累積財富。 存到第1桶金是
-
掌握黃金10年 為未來埋下財富種子 20歲至30歲是黃金投資期
20幾歲是決定我們一生的重要時刻,尤其20幾歲是我們一生中的重要黃金投資期,如果錯過了,財富會離我們越來越遠,而其主要關鍵就是「時間」這個複利因子。 撰文:李美虹 現在20多歲的你
-
買房算盤別打錯 做好7件事 中古屋貸款不卡關
不少第一次買中古屋的人會遇上貸款成數不足的問題,原因多半是不了解銀行對中古屋的鑑價方式與核貸原則,其實只要事前多花點功夫,就能避免貸款卡關的窘境。 撰文:師慧君 攝影:張家禎
-
天公疼好人 方季惟 投資 買房 創業都順利
曾經紅遍華人演藝圈的玉女歌手方季惟,從小就踏入演藝圈為家人還債,直到26歲才還完債務,她心腸軟,見不得人苦,常常為了幫人做業績而買保單或投資產品,幸好老天疼她,不僅沒有被人騙,還有
-
實際評估取代胡思亂想才是正確做法 想提早退休 你具備這6條件嗎?
撰文:張國蓮 你常聽周遭親友嚷著想提早退休嗎?或者,你也是其中之一?不要只是腦袋想想、嘴巴講講,務實評估與準備才是王道。 下午3點多,Tracy暫停手邊的工作,起身幫自己煮了一杯咖
-
薪水不高的人如何創造被動收入? 用4觀念養大第一桶金
靠勞力賺錢,很辛苦;靠錢幫自己賺錢,很輕鬆。但是,薪水不多的小資男女,如何為自己打造被動收入?首先,你一定要建立4觀念,先搶下第一桶金300萬元! 撰文:李美虹 即將大學畢業的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