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史5大驚世弊案 A走全民多少錢?歷史爛帳...台灣會記住這3人
十信風暴後台灣仍屢屢爆出金融重大案件,並未真正痛定思痛,不少弊案所涉金額和層級屢創新高。回顧近30年台灣金融史的5大弊案,期待以史為鑑,再次警示金融業大股東勿忘行業倫理。 文/洪綾襄 「責任追究、決不寬貸!」每當重大弊案爆發,主管機關與檢調單位最常以此句型來宣示徹查改進的決心;但金融體系牽涉既廣且深,每有重大弊案爆發,背後必然伴隨著政治角力與商業利益的勾結。
本期文章
-
張安平讓灰色台泥變綠了!原因竟與台大有關
文/財訊新聞中心 4年前,張安平臨危上陣,成為台泥的新擔當。他重新塑造台灣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以循環經濟取代規模生產,為這家走過75年歲月的老企業,找出投資新亮點。
財訊 9天前 -
橘子董事長經歷惡意併購的華麗轉身 遊戲狂人劉柏園勇闖影視圈的謀畫
未來幾年,劉柏園要帶領遊戲橘子加速轉型成為類似騰訊的泛網路公司,業務延伸至電商、遊戲、影視、金流等,因此近年來也活躍於影視圈。 文/林苑卿 根據《財訊》報導,202
財訊 9天前 -
從政治幕僚到藝壇最前線!拍賣女王有俠風 游文玫的發跡傳奇
大學念社會系,畢業後一腳踏入政治圈,後來因緣際會轉戰藝術產業,成為拍賣女王以及畫廊協會祕書長,游文玫的傳奇故事令人想一窺究竟。 文/鄭功賢 「480萬元,謝謝,89
財訊 9天前 -
聯發科賣奕力觸動台灣IC設計警鈴 神祕買家東博資本的盤算為何?
中國吹起晶片自製風後,台灣的IC設計公司奕力已悄悄易主,中國用面板攻半導體的新策略,目標正瞄準台灣領先全球的顯示驅動IC產業。 文/林宏達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初
財訊 9天前
其他財訊雜誌
-
Macbook今年強勢成長的祕密!一個關鍵採購策略 強壓競爭對手
根據TrendForce的預測,蘋果筆電銷售量將在2021年有超過10%的成長,相較全球筆電銷售量成長8%的預估,蘋果超車的關鍵在於處理器的穩定供應。 文/林宗輝 進入2021年,
-
綿羊油大王併購不手軟 收購「夠麻吉」55%股權,下一步瞄準…
長期在澳洲打拚的台灣富豪吳進昌,公開收購電商「夠麻吉」55%股權,在他的盤算裡,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會物色物業、物流業、倉儲業,壯大在台灣的版圖。 文/涂憶君 根據《財訊》報導,
-
股市大戶第一手告白:我為何一口氣在「這裡」買下20戶新屋?
《財訊》雙週刊報導,股市大戶禹哥(化名)在2020年底前,一口氣在台中買進20戶新屋。他認為,2021年中,股市在持續衝高之後,有錢人的風險意識提高,將會開始賣掉部分持股,錢進房地
-
載運疫苗,行動冰箱可保持攝氏負80度 新創小公司靠超低溫冷鏈迎大商機
一場全球化疫情不僅讓生技大廠卯勁研發疫苗,也讓極低溫冷鏈配送成為待解決問題。這家台灣的新創公司研發出耐溫性產品,趕上了這波需求。 文/吳雅樂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世界各國為了配
-
「一瓶點滴比不上一杯珍奶」 台大院長吳明賢憂心:健保制度不改,年輕醫師用腳投票
行醫30餘年的吳明賢看盡醫界百態,8月接掌台大醫院院長有了更強的使命感。他直言台灣醫療生態隱憂重重,也企盼制度有所改變,真正掌握住未來的大機會。 口述/吳明賢 整理/劉軒彤 科技進
-
foodpanda都不能沒有它!綠界科技稱霸第三方支付的祕密
透過綠界,商家能一站式解決金流、物流、電子發票等業務,挾著系統優勢,綠界持續搶食電商、外送、線上教育等新經濟商機。 文/涂憶君 今年COVID-19席捲全球,醞釀已久的新經濟產業全
-
揭開2020年漲價潮下的房市真相!
文/ 財訊新聞中心 繼2014年的高點之後,今年台灣房價指數再創下歷史新高。這波買氣來得又急又快,房市亂象死灰復燃,逼得政府不得不出手;而且,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市場長期恐供過於求
-
3個百年工藝世家 靠「創新」傳承數代拚出好成績
3家超過1百年的工藝品家族企業,皆面臨時代變遷的淘汰賽,但靠著興盛的民俗信仰、日益精進的手工技藝,以及薪傳理念,它們都撐下來了。 文/吳雅樂 北港 森興燈籠店 遶境燈籠王,讓陣頭青
-
兩大因素,中國外銷企業成被夾殺肥羊 索貝克曝:股票市場的機會在
高升的人民幣匯率不利外銷接單,嚴厲的行政干預不利外銷企業的資金調度,外銷企業的機會真的不大。 文/索貝克 人民幣持續升值中,到了10月初,原本應該在中國國慶長假奔向全球的觀光客,今
-
中國紅利全面歸零!索貝克:待割「韭菜」出列,房產、高收債千萬別碰!
中國民企必須「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改革開放紅利已全面歸零。本欄再次提醒風險,已為投資人整理出一份「韭菜順序排行榜」。 文/索貝克 艱苦的2020年總算過了2/3,這一年到底能有多
-
壽險加碼逾2000億 台股撐盤新主力
過去以海外為主的壽險資金,今年上半年投資台股較去年底增加2337億元,規模已超過2兆元台幣,成為撐盤的關鍵力量。 文/洪綾襄 8、9月來到除權息旺季,甫創30年新高的台股也
-
都更危老申請案件爆量 背後有「這個」關鍵助力
都更危老商機龐大,深入社區第一線整合的都更危老推動師,雙北已有13000多人,究竟他們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又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文/陳雅玲 雙北超過30年老屋已有135萬戶,占總戶
-
2020智慧城市關鍵報告》「科技防疫」夯!3大關鍵科技 看見台灣防疫成效
農曆年前,武漢肺炎疫情在中國境內持續大規模擴散難以遏止,回顧過去這半年多的時間,「防疫」兩字無疑已成為今年台灣中央和地方治理的主戰場。《財訊》雙週刊年度舉辦的「智慧城市大調查」,透
-
龍巖李世聰親訪 跨界吃下錠嵂3成持股的盤算
文/財訊新聞中心 7月22日,龍巖宣布砸下4.2億元台幣買下錠嵂逾3成持股,一週後李世聰親自帶隊拜訪錠嵂創辦人毛以孝,會談兩個小時,雙方究竟各有什麼盤算? 7月最後一週,台股在台積
-
從江蕙、費玉清到蔡依林 翻開舞台音響教父的一頁音樂傳奇
穩立音響一年承辦超過300場演唱會的燈光音響系統,包辦了小巨蛋7成活動。成立43年來,創辦人陳穩健見證了台灣音樂活動最輝煌的黃金時代。 文/段詩潔 推開穩立音響的門,一堵厚實的牆豎
-
「習近平是史達林繼承人」 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他才是中共該怕的人
歐布萊恩早在2011年就曾撰文警告中國崛起的威脅,認為因應中國威脅的最好方式,就是加強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同盟。立場友台,曾在2016年訪台,熟諳兩岸情勢。 文/黃金山 白宮前任國家安
-
中國投資沒賺錢、台灣表現走下坡...誠品吳旻潔的全通路計畫 外界張大眼睛看
近年,誠品生活在中國投資頻頻失利,在台灣的表現也走下坡。在今年關閉多家門市後,誠品生活能否盡快成功整合線上線下、打造全通路,將是重振業績的關鍵。 文/林苑卿 6月1日凌晨,台北
-
習近平臉腫腫...李克強洩天機:中國6億低收入戶,每月僅賺千元人民幣
李克強的任期剩下兩年多,雖然深知無法力挽狂瀾,但至少圖個清名走人。剩下的日子,李克強肯定會更大膽說自己的話,與習近平的矛盾只會更加表面化。 文/蔣清平 中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
-
4年前股價跌剩1/9黯然下市 穎台手握祕密武器,要演上市復仇記!
2009年風光上市的全球液晶電視板材龍頭—穎台,遇到OLED電視問世的逆風, 2016年退出資本市場。如今要透過新產品線捲土重來,力拚在年底股票重新上市。 文/林苑卿 我們那幾年
-
投保件數年增近10倍!毛小孩專屬保單,醫療理賠眉角多
近年搶進寵物險的產險公司不少,全台7家產險公司推出的寵物險,改良後的保單愈來愈獲飼主認同;但保障了什麼,飼主還得多加留心。 文/涂憶君 台灣寵物飼養風氣愈來愈熱,寵物險的需求也在2
-
離岸風電讓黑手產業華麗轉身!
文/財訊新聞中心 隨著2025非核家園目標的兌現日期距離愈來愈近,台灣西部外海即將因一支支的風電機組架起,徹底改變風貌。 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以「一支風機翻轉台灣」為題,報導風電
-
台塑化陳寶郎鐵口:今年油價將低於40美元
OPEC+會議最終的減產決議仍遠遠低於外界的期待,這不僅讓油價聞聲大跌,也讓年底前油價走勢仍趨於低迷。 文/林苑卿 「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夥伴國)聯盟必須減產達到每天20
-
獨家直擊全球最大的太空衛星展Satellite 2020
文/財訊新聞中心 Satellite 2020是全世界最大的太空與衛星展,不只揭露最新衛星技術,還引領全球太空產業發展,是全球衛星產業的重要指標。今年《財訊》採訪團隊遠赴華府參與這
-
「中國式復工」 一齣上下呼攏的荒唐劇
習近平一聲令下,中國各地冒著疫情擴散的壓力下被迫復工;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面對以用電量考核復工率的檢查,廠商則以「復工不復產」來因應。 文/蔣清平 「快快快,把燈全打開,
-
靠手續費賺錢的時代即將結束 力拚數位轉型,那些台灣券商跟上了?
大摩出手買E-Trade美國最大數位券商嘉信理財打出佣金全面歸零,宣示證券業告別佣金時代,進入高度IT化、數位化的新商業模式,哪些台灣券商準備跟上了? 文/洪綾襄 美東時間2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