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的醫療需求浮上檯面,蘋果在新一代手錶中納入血氧偵測功能,充分回應民眾在疫情期間需要隨時掌握血氧濃度的需求。
文/梁元齡 (本刊特約記者)
隨著20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全球都在尋找更有效率、更便捷的方式,追蹤病毒的擴散趨勢,同時掌握民眾身體狀況,這一切都提高了健康和醫療產業對科技的依賴。科技巨頭如谷歌、亞馬遜、蘋果和微軟,紛紛出手與醫療產業合作,為自己在智慧醫療的戰場上搶占一席之地。
替個人健康把關 搶推穿戴裝置遠距診療
醫療端長期倚重人與人的互動,透過實體診治來服務病患,因此對數據化技術的接受度較低。但在近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為有效降低對傳統醫療行為的依賴,愈來愈多醫療服務業者、醫護人員都開始運用新技術,輔佐他們的醫療判斷,也提供病人更好的服務。
穿戴裝置是智慧醫療的重頭戲。比如讓患者穿戴智慧手錶等健康追蹤儀器,或其他監控裝置,甚至使用智慧磅秤等,能夠精準記錄他們的醫療數據。如電商龍頭亞馬遜,就推出了穿戴裝置Halo Band,內含心跳監測、體溫感測及加速感測儀。
而長年耕耘軟硬體整合的蘋果公司,旗下智慧手錶近期銷售屢屢創下佳績,今年第二季有高達75%的買家都是新用戶,顯示民眾對智慧手錶的需求大幅提高。蘋果也在新一代手錶中納入血氧偵測功能,充分回應民眾在疫情期間需要隨時掌握血氧濃度的需求;他們還計劃聘請機器學習專家,開發出運用人工智慧技術的疾病預警系統。
個人化醫療需求攀升,不只反映在穿戴裝置上,遠距醫療服務也成為當紅炸子雞。有專家分析,亞馬遜主打便利的遠距醫療服務,其特性是物美價廉、人人都負擔得起。
在過去,亞馬遜的遠距醫療服務,只提供旗下員工使用。亞馬遜員工可以透過視訊,請醫師看診、做諮詢,後續也享有快速的處方與藥物配送服務。而今,亞馬遜已將此服務賣給其他企業使用,照顧更多人的健康。
瞄準醫療演算法 診療、疫苗分配數據化
科技龍頭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近期專攻數據平台,大動作強化自身的醫療影響力。5月底,谷歌宣布和美國連鎖醫院HCA Healthcare達成協議,未來數年,雙方將聯手開發進階的臨床診療服務。
根據合作內容,谷歌會建置以健康為導向的演算法,協助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谷歌也預計推出各式的智慧醫療平台服務,讓企業和醫事單位在儲存、查找和分析數據時,更加輕而易舉,藉此提升整體的醫療效率。
類似服務,亞馬遜旗下則有雲端系統Amazon Health Lake,該系統依美國法規《健康保險流通與責任法案》(HIPAA),也是協助醫療端、健康保險和藥物供應端,分析患者狀況、藥物劑量等數據。
另一家公司微軟也不甘示弱,旗下雲端服務Azure致力替醫療端提供更多支援。微軟在近期收購了智慧語音辨識公司Nuance,這家公司長年耕耘醫療產業,累積了許多資料和數據,微軟預計借重這項特長,結合公司既有的軟硬體技術,整合出更強大的醫療服務。微軟也透露,未來同樣會進攻遠距問診市場。
針對後疫情時代衍生的疫苗接種需求,谷歌雲端則推出了「智慧疫苗影響力方案」(Intelligent Vaccine Impact solution),透過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技術,協助行政端疏通疫苗的供應效率,確保更公平的分配管道,讓有需要的人都打得到疫苗。
慢性病患福音 預測性醫療優化療程
智慧醫療不僅蒐集傳染病相關數據,讓政府與醫事單位有效掌握疫情,還有望為慢性病患者提供短期的即時支援,為他們減輕負擔。比如監控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療程,或是監控心臟衰竭患者出院後的身體狀況等,智慧醫療都能提供更完善的照護。
除此之外,長期而言,智慧醫療還有望推動「預測性醫療」(predictive healthcare)進一步的發展。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衰竭這些慢性疾病,在不遠的未來,都能透過定期的數據模擬和遠端監測,更早被發現,替患者把握住治療的黃金時間,同時也讓醫療的品質更有保障。
本文轉載自《中央社全球中央雜誌》。全球中央電子書請連結:
https://www.ysgoshopping.com/
其它文章
-
美國40年最大通膨怪獸 疫情下轉職潮成推手
民間需求隨疫情降溫而增加,卻碰上全球供應鏈遭遇瓶頸,供需失衡加上疫情催生「大辭職潮」,40年來最具威脅的通膨怪獸隨之誕生。 文/尹俊傑 (中央社駐紐約記者) COV
全球中央 26天前 -
從富有到入不敷出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到1950年,阿根廷的富裕程度仍領先日本,與義大利、奧地利和德國相當。然而到了今日,以出口牛肉為大宗的阿根廷,許多人民卻吃不起牛肉。 文/陳亦偉 (中央社編譯組組長
全球中央 26天前 -
長棍麵包是法國遺產 立法規定配方馬虎不得
法式傳統麵包內容物只能有麵粉、水、酵母、鹽。連酵母的種類與定義都以法律規定,足見法國對傳統手作麵包的堅持與保護。 文/曾婷瑄 (中央社駐巴黎記者) 長棍麵包已經和美
全球中央 26天前 -
日本紅豆麵包始祖 天皇也讚不絕口的美味
這種融合西洋麵包文化與和菓子文化的麵包,給人一種文明開化的印象。1875年4月4日,木村安兵衛透過友人牽線,將紅豆麵包獻給到東京向島賞櫻的明治天皇伉儷品嘗,大獲讚賞
全球中央 26天前
雜誌最新
- 閔虎配有「魔力」 彼此信任共享共贏職業棒球 1天前
- 嬰幼兒如何服用清冠一號、防疫茶?常見3大QA總整理媽媽寶寶雜誌 2天前
- 電動車團訪美理財周刊 3天前
- 漲價效應的雙面刃萬寶周刊 3天前
- 電池材料聚焦康普、美琪瑪先探週刊 3天前
- 每月只要3千元 輕鬆跨海投資美股Money錢 4天前
- 生技最新市值王 看懂投信買超的虛與實 藥華藥關鍵五問 撥開多財訊 9天前
- 沉浸體驗絕美樂音與人文萃集風華時尚漫旅 10天前
- 科技農企業的修煉密鑰 臺大菁英班助學員站上巨人肩膀觀天下豐年 11天前
- 最強六寶媽林叨囝仔 全家總動員迎接新生兒 雖然累但值得嬰兒與母親 12天前
熱門文章
- 嬰幼兒如何服用清冠一號、防疫茶?常見3大QA總整理 媽媽寶寶雜誌 2天前
- 台積電越跌越安全 今年投資宜採取守勢 Money錢 60天前
- 比亞迪大漲下的車電受惠股 萬寶周刊 17天前
- 「會呼吸的」全要了!半導體業急喊:大廠不要搶我的學生 遠見雜誌 83天前
- 沉浸體驗絕美樂音與人文萃集風華 時尚漫旅 2天前
- 陽光滲透的夾層設計X日式時尚宅 Living住宅美學 263天前
- 居家風水系列-都更分房屋如何選擇? 住展雜誌 20天前
- 閔虎配有「魔力」 彼此信任共享共贏 職業棒球 1天前
- 融資斷頭後 股價破底翻 理財周刊 3天前
- 漲價效應的雙面刃 萬寶周刊 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