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嘉玲】
在數位巨浪席捲下,所有的企業都在思考如何進行轉型。這其中,決定勝負的關鍵是,組織有沒有跟著轉型。
兩位重要管理學者──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莉塔.麥奎斯(Rita McGrath)和暢銷財經書《執行力》的作者夏藍(Ram Charan),在本期合作,描繪出成功進行轉型的組織樣貌。由於如今資訊可以不經過濾,就傳給第一線的決策者,組織會以許多專案團隊,來取代以往需要層層上報的系統。這樣的「免批准組織」,可大量釋放出人員的創造和協作能力,並增加組織效率。
然而,這樣的組織,無法經由零星調整而成,必須測底重新思考人們未來會如何工作,然後大幅改造。富達(Fidelity)個人投資前總裁凱瑟琳.墨菲(Kathleen Murphy)即成功改造她的組織為免批准組織。2014年時,她感覺到金融科技新創公司正在蠶食整個銀行部門,公司必須更貼近顧客,解決顧客需求。於是她把整個部門改組為多達187個專案團隊,團隊根據顧客洞見編組,決策在團隊內部即做成。這樣的結構讓第一線人員帶來奠定市場的創新,像是2018年推出的「富達零基金」,這項產品成功地為新顧客提供入門管道,成為富達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特別是吸引了較年輕的族群(見〈打破層層批准的公司〉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1728/the-permissionless-corporation)。
許多新創企業開始時表現耀眼,最後卻宛如彗星般殞落,能成為少數業績穩定成長的巨擘,關鍵在於能掌握「外擴」時期。成功外擴的企業,能確保每位新顧客帶進額外的營業收入,卻只負擔很低的邊際成本。這些公司一方面有強大的上市策略,透過有效的通路去接觸使用者,將他們轉變為忠實顧客,並且說服他們推廣產品;一方面策畫出有效的獲利方法,將產品或服務透過付款或廣告,直接或間接產生營收。國王數位娛樂(King Digital Entertainment)便是如此,這家智慧型手機熱門免費遊戲開發商,善用外擴時期,運用上市策略,讓下載《糖果傳奇》應用程式的每一位手機新用戶帶進營收,並多次調整獲利方法,起初偏重廣告,後來改為銷售虛擬商品。結果讓營業收益增長近70倍(見〈被你忽視的成功擴展關鍵〉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1760/the-overlooked-key-to-a-successful-scale-up)。
西班牙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每年吸引上百萬人造訪,是完美大型專案典範。據統計,能在時限和預算內完成、又發揮效益的大型專案,只有0.5%。而領導古根漢美術館專案的設計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總是能一再突破困難,在時限和預算內交付成果。他分享幾個心法,值得參考(見〈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零延遲、零超支的專案管理心法〉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1729/how-frank-gehry-delivers-on-time-and-on-budget)。
更多內容請見2023年2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你的公司還在層層批准嗎?〉
https://www.hbrtaiwan.com/magazine/HBR198
其它文章
-
當心「太忙」的警訊
【文/鄧嘉玲】 忙碌,常常被認為是一種美德,企業也總是標榜勤奮工作;而近年來企業如火如荼進行的數位轉型,讓員工因擔心被機器取代而加倍努力,更加深了這種文化。 但是,
哈佛商業評論 15天前 -
如何挺過2023年?
【文/楊瑪利】 2023年已過去兩個月,這兩個月印證了去年底國內外各大智庫的預測:今年景氣將呈現低成長。固然台灣內需與旅遊業終於迎來新冠疫情三年來的春燕,但不少產業
哈佛商業評論 15天前 -
鉅鋼機械晉用1/4新手,點燃創新能量
【文/張彥文;攝影/黃菁慧】 鉅鋼機械雖為台灣製鞋機械業的霸主,但近年來逐漸感受到同業追趕的壓力。二代接班的總經理陳璟浩明白,必須產業升級才能永續發展,他如何帶動這
哈佛商業評論 15天前 -
修正團隊內的自毀機制
【文/N.阿南德N. Anand、尚-路易.巴梭Jean-Louis Barsoux】 團隊在壓力下,往往會退化到不健康的應對機制;這些機制根植於人類演化心理學中。
哈佛商業評論 15天前
雜誌最新
- AI概念股的擴散效應萬寶周刊 1天前
- 嚴防金融風暴理財周刊 1天前
- 低軌衛星戰國時代 誰稱英雄?先探週刊 5天前
- 掌握日常6件事.新生兒照護輕鬆上手媽媽寶寶雜誌 8天前
- 聯準會過度專注以升息抑制通膨 美國財長葉倫急示警 矽谷銀行垮財訊 8天前
- 街頭風搬入住家 兩層公寓個性大轉變時尚家居 12天前
- 小布村啟航國際有限公司:設計力+AR數位互動 打造「澳人生活能力雜誌 13天前
- 當心「太忙」的警訊哈佛商業評論 15天前
- 最新民調誰領先?徐欣瑩再披戰袍重返國會獨家報導 17天前
- 俄烏戰爭週年,全球化已死還是巴爾幹化?遠見雜誌 26天前
熱門文章
- 植物肉熱潮 國產大豆軋一腳 傳統素肉進化低碳植物肉打頭陣 豐年 155天前
- 只買1股也能長期投資 搞懂美股定期定股、定期定額 Money錢 328天前
- 不孕症療程前,4保養3檢查幫助提高受孕機率 媽媽寶寶雜誌 308天前
- 為何需要緊急剖腹產?母胎狀況危急時的非常做法,搶救生命分秒必 媽媽寶寶雜誌 209天前
- 【懷孕三階段養胎法】產婦接種疫苗,母胎等同受保護! 媽媽寶寶雜誌 336天前
- 全球最大固定收益交易策略服務業者 客戶包括高盛、花旗 從被裁 財訊 319天前
- 明新科大最亮眼名片「半導體學院」,學生被預訂一空 遠見雜誌 351天前
-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次」,家長須善用相機,記錄孩子的模樣 媽媽寶寶雜誌 308天前
- 當ESG成為熱門議題 中小企業口碑行銷機會及盲點 能力雜誌 77天前
- 自確認孩子發展遲緩的那一刻起,家長心情如洗三溫暖.歷經變化4 媽媽寶寶雜誌 33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