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財務會計壞了人才大計

哈佛商業評論 2023/01/09 09:15(77天前)
【文/彼得.卡裴利 Peter Cappelli】

美國許多的人資實務,其實對公司、員工和股東都很不利。例如公司吝於投入員工訓練和發展,並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依舊嚴格限制員工人數。企業日益把工作轉移給非公司內部的員工,如派遣人力,並用更昂貴的401(k)計畫取代退休金。之所以採用這些產生反效果的做法,是因為美國的財務申報標準,把員工及對員工的投資視為開支或債務,使公司的價值在投資者眼中降低。不過,藉著對申報規定增加一些適度條款,可以補救這種情況。這些改變雖然很小,卻能發揮重大的正面影響。

更多內容請見2023年1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人才管理哪裡出了錯〉
https://www.hbrtaiwan.com/magazine/HBR197
FB留言

其它文章

  • 當心「太忙」的警訊

    【文/鄧嘉玲】 忙碌,常常被認為是一種美德,企業也總是標榜勤奮工作;而近年來企業如火如荼進行的數位轉型,讓員工因擔心被機器取代而加倍努力,更加深了這種文化。 但是,

    哈佛商業評論 14天前
  • 如何挺過2023年?

    【文/楊瑪利】 2023年已過去兩個月,這兩個月印證了去年底國內外各大智庫的預測:今年景氣將呈現低成長。固然台灣內需與旅遊業終於迎來新冠疫情三年來的春燕,但不少產業

    哈佛商業評論 14天前
  • 鉅鋼機械晉用1/4新手,點燃創新能量

    【文/張彥文;攝影/黃菁慧】 鉅鋼機械雖為台灣製鞋機械業的霸主,但近年來逐漸感受到同業追趕的壓力。二代接班的總經理陳璟浩明白,必須產業升級才能永續發展,他如何帶動這

    哈佛商業評論 14天前
  • 修正團隊內的自毀機制

    【文/N.阿南德N. Anand、尚-路易.巴梭Jean-Louis Barsoux】 團隊在壓力下,往往會退化到不健康的應對機制;這些機制根植於人類演化心理學中。

    哈佛商業評論 14天前

降雨:

氣溫:

合作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