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文化】 暢銷書《OKR:做最重要的事》作者約翰.杜爾,攜手貝佐斯、高爾、比爾蓋茲等超過50位氣候領袖,將他們在潔淨科技費盡心力獲得的第一手經驗分享給讀者。
書中詳實分析解決氣候變遷的綠能新經濟與未來趨勢,是全球注重永續發展領導者的行動指南。
全球大企業承擔重責大任,必須減少排放以及增加淨零排放解決方案。
根據《衛報》一份經常被引用的報告,光是全球前百大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就占全球的71%。
雖然我們知道驅動市場最大的力量在於消費,而非生產,大企業所做的決定仍然可以帶來改變。
至今,企業永續運動已經蘊釀了一段時間。
沃爾瑪為零售業的能源效率建立新標準,美國有12個州的沃爾瑪商場的電力都來自太陽能。
2016年,在歐巴馬執政的最後一年,沃爾瑪等154間公司都簽署了《美國氣候承諾企業行動聲明》,承諾遵守《巴黎協定》。
科技產業在營運與數據資料庫上已經率先擴大使用可再生能源。
連續四年來,Google的全球用電量100%皆來自可再生能源。
蘋果公司自2020年4月起,企業營運已經達成碳中和,並且致力在2030年前將所有產品的碳足跡歸零。
這種現象的美妙之處在於漣漪效應。
如果企業做出有利於氣候的承諾,供應商往往會跟著做,改變的步調因此加快。
為了製造對環境零影響的產品,蘋果公司正努力敦促供應商承諾實施減碳計畫。
我們看到企業的積極改變,不只做到「碳中和」,更承諾會達成「淨零排放」。
就已排放的所有溫室氣體,不限於二氧化碳,企業承諾會在一年內抵銷任何殘餘的部分。
我們的關鍵結果,是讓所有《財星》全球前500大企業立即承諾在204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
我們要怎麼做?在商業界,來自業界領袖的壓力最有成效。
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就設立了一項新標準。
我第一次跟他見面是在1996年,五年後,他送我一份令人難忘的禮物,那是一根木槳,而且還刻了一句話:「如果你要在溪中逆流而上,多一根備用的槳總是不會出錯。」
最近,我們談到氣候危機,我拿出他送我的木槳。
他發出眾所皆知的尖銳大笑,說道:「約翰,看來我們需要很多根備用槳!」 我一直很欽佩貝佐斯。
他有一雙慧眼,能洞視非凡的機會,制定行動方案,不屈不撓、毫釐不差地執行。
對他而言,氣候危機就是一個非凡的機會。
亞馬遜向來專注在顧客身上。
現在,這間公司的任務將擴大到氣候行動,這是意識到情況緊急後所做的決定。
亞馬遜建立了一支永續發展專家團隊,成員來自競爭對手、學術界與自家公司。
他們在2016年舉行的一次營運會議上傳播淨零目標的種子,當團隊成員從50人增加到200人,就有能力去量化整個企業各部門、從送貨卡車到倉儲系統的碳排放量。
有了研究結果,亞馬遜便設立一個大膽的目標。
2019年9月,貝佐斯提出一項計畫,宣布亞馬遜將在204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
他的承諾在公司龐大的網絡與連結產生漣漪效應,讓地球變得更好。
亞馬遜不會因自家公司脫碳就心滿意足,而是會積極拉其他人一起做。
以下是貝佐斯本人的說法: 「亞馬遜是氣候行動的理想榜樣,因為人們知道這樣的挑戰對我們來說有多艱巨,而且我們不只是一點一點調整。
儘管數據中心是用電大戶,但是使用電力的設備改用永續能源並不困難。
我們已經在2019年承諾,在2030年前,我們的營運將100%使用再生能源。
目前,我們有望在2025年達成目標,比原訂計畫提前五年,因此我們的進展相當順利。
不過,對亞馬遜來說,淨零排放很困難,因為我們必須把包裹運送到全球各地。
我們一年要運送100億件物品,非常依賴航空運輸與貨車。
這是規模龐大的實體基礎設施。
要讓所有運輸車隊電氣化會很困難,但我們已經找到一個好的起點。
我們投資了一家叫作雷維恩(Rivian)的電動車新創公司,並且購入十萬輛電動貨車。
第一批交貨的一萬輛貨車將在2022年底前投入營運。
這項計畫正在進行當中。」
但是,貝佐斯要做的不只是這樣。
為了擴大亞馬遜2040年的承諾,他共同發起了一個名叫「氣候承諾」(Climate Pledge)的企業運動,呼籲所有簽署參與這項運動的公司跟隨亞馬遜的腳步,在204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提早十年實現《巴黎協定》訂立的目標。
運動帶來的影響極其深遠。
高露潔-棕欖公司簽署時,保證會在2025年前使用可以完全回收的牙膏軟管,並且堅持減少使用塑膠與水的嚴格目標。
百事公司簽署時,則宣布一份全面採用潔淨能源的解決方案清單,像是純品康納柳橙汁工廠將利用風力發電,而多力多滋則會投入貨車電氣化。
此外,百事公司的供應商來自60個國家,總計有700萬英畝的農田,都必須依照要求在2030年前採用再生農業生產。
貝佐斯的願景是讓整個供應鏈與價值鏈,都變成氣候行動運動的一部分。
目前,亞馬遜與供應商正面臨這個巨大的挑戰,貝佐斯也向我們強調這項任務的困難與急迫性。
(本文摘自本書第八章〈把運動轉為行動〉) 書名/OKR實現淨零排放的行動計畫(Speed & Scale: An Action Plan for Solving Our Climate Crisis Now) 作者/約翰.杜爾(John Doerr)、萊恩.潘查薩拉姆(Ryan Panchadsaram) 譯者/廖月娟、張靖之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5月31日 更多內容請見2022年6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什麼樣的工作人人愛?〉 https://www.hbrtaiwan.com/magazine/HBR190
其它文章
-
這本書,我一定收藏!
【文/楊瑪利】 最近有一本書出版後,我意外得到很多師長與朋友的主動回饋。不少認識多年的朋友、其中很多是各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對這本新書的反應,顯然比我興奮,有人還主
哈佛商業評論 6天前 -
從卓永財、杜書伍到潘思亮都愛讀HBR,為什麼
【文/張彥文】 說到企業精英首選的管理聖經,無疑就是《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在台灣發行16年以來,不但成為許多企業家的最愛,更逐漸發揮影響力,讓有志於提升職涯的
哈佛商業評論 6天前 -
他向世界證明:目的與獲利可以兼得
【文/張彥文;Photo Credit:Russ Campbell】 喬治.塞拉分最初在保險公司工作,未曾想過企業的使命和營利這類管理議題,但進入哈佛商學院求學之後
哈佛商業評論 6天前 -
徹底解放數據力
【文/維拉爾.德賽Veeral Desai、提姆.馮坦Tim Fountaine、凱凡.羅杉基許Kayvaun Rowshankish】 大多數公司難以充分發揮數據
哈佛商業評論 6天前
雜誌最新
- 台中/移入人口增!北屯機捷特區年漲2成不回頭好房網House Fun 5小時前
- O'right歐萊德 綠承諾從碳盤查及綠色工廠起步 洗淨滿頭能力雜誌 4天前
- 新慘業樣貌理財周刊 4天前
- 缺料緩解 車電股業績續旺萬寶周刊 5天前
- Apple好甜 蘋概股喜迎訂單先探週刊 5天前
- 白髮皺紋我驕傲 熟女素顏拒絕修修臉全球中央 5天前
- 還在傻傻存? 存飆股 讓你1次賺進10年股息!Money錢 5天前
- 這本書,我一定收藏!哈佛商業評論 6天前
- 台灣觀光最壞的時刻 也是最好的起飛點遠見雜誌 6天前
- 【棠禾設計】2022 韓國K-DESIGN AWARD 曾智OPEN DESIGN 8天前
熱門文章
- 7千億資金海灌六大產業園區 買房跟著企業腳步走 住展雜誌 20天前
- 理周22「女韌」新時代 助女性活出理想自我 理財周刊 4天前
- 台中/2大戰場比拚!北屯機捷vs十四期搶推案 好房網House Fun 151天前
- 中國信託邀請衛生福利部北區兒童之家孩童觀賞「鬼滅之刃 全集中 時尚漫旅 5小時前
- 顏永烈持棍棒大鬧歐德集團木作森活場館 ?! 上演還珠格格「木 時尚家居 25天前
- 駭客止步! 資安股登新舞台 先探週刊 19天前
- 從缺貨到過剩危機 疫後電商紅利不再 多通路佈局求生 能力雜誌 4天前
- 電視兒童消失ing 與Disney+開戰! Netflix轉 能力雜誌 95天前
- 缺料緩解 車電股業績續旺 萬寶周刊 5天前
- 中國清零後遺症難平 經濟下行失業海嘯來襲 全球中央 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