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彥文;攝影/蘇義傑】今年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管理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創刊一百週年;遠見雜誌.天下文化事業群,於2006年取得全球繁體中文版授權,為華人企業界導入最前瞻的管理思維。
值此百年慶之際,繁體中文版展開系列報導,本期專訪陽明交大管理學院院長鍾惠民,與清大科技管理學院院長林哲群,帶讀者掌握未來趨勢。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起源於1970年成立的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班,1979年擴大為交大管理學院。
由於緊鄰新竹科學園區,陽明交大管院特別強調與科技產業結合,成為有別於其他大學管院的最大特色。
現任院長鍾惠民,是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專長為財務管理、高等財務計量經濟學和衍生性商品等領域。
浸淫企管領域多年,鍾惠民長年熟讀《哈佛商業評論》,盛讚本刊許多經典文章,經得起時間淬煉,值得反覆閱讀,在慶祝創刊一百週年的此刻,仍能持續指引企業未來發展之路。
與時俱進是不變真理鍾惠民認為,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發表於1994年的經典文章〈打造與時俱進的策略〉(The Theory of Business)(www.hbrtaiwan.com/article/11194/the-theory-of-the-business),至今仍然值得熟讀,堪稱雋永。
近來企業廣受疫情、天災,甚至地緣政治的影響,都可以從這篇文章找到方向。
〈打造與時俱進的策略〉一文指出,經營理論有三大假設。
第一是對組織所處環境的假設;第二是對組織使命的假設;第三是組織要有對核心能力的假設。
以第一項假設來說,組織所處環境包含政經社會、市場、顧客、技術。
今天企業面臨的仍然是這些挑戰。
例如2018中美貿易戰,讓身處全球供應鏈的台灣受到波及,產生一連串環境影響。
又如技術面,傳統上多指產業內部的技術提升或更新,但現今的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端運算等科技,都是從外部而來,成為任何產業的挑戰。
鍾惠民進一步指出,現代企業強調永續經營,「韌性」(resilience,或譯復原力)是必要的特質,更值得參考〈打造與時俱進的策略〉一文所強調的重點。
創造韌性的核心能力台灣企業家本來就具備韌性,從80年代「一卡皮箱走天下」就已展現,飛到全世界各地參加各類秀展、商展,只要有做生意的機會,就可以看到台灣人的身影。
但現在台灣企業跟過往貿易導向的出口成長已大為不同。
鍾惠民強調,聯發科可算是一個當代台灣韌性企業的代表。
以手機晶片為主力產品的聯發科,面對生命週期很短的產品,幾乎每五、六年就是一個世代,在這樣的市場中,聯發科雖二度遭遇重擊,但都能夠敗部復活,重新再起,「這就是有一定的韌性和永續經營的能力。」
那麼,若要打造一個韌性的企業,回到杜拉克所強調的的核心能力,應該是什麼?鍾惠民指出,因應環境的變化,必須推動各式轉型,例如數位轉型、接班轉型、低碳轉型、人才轉型等等。
以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至鉅的旅遊業來說,轉型已是不得不為。
除了將國際線轉型為國內旅遊外,也開始兼做餐飲、外送等服務,這牽涉到傳統旅行社的數位轉型,導入大數據,物聯網等數位化工具。
而台灣高科技產業,現在碰到的最大挑戰是低碳轉型。
歐盟已提出「2050氣候中和」與「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量55%」的目標,並於2021年7月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計畫」(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規範進口到歐盟的高碳排產品,必須對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碳設定公平價格。
這對台灣最大的影響就是高科技產業,半導體、面板、資通訊、材料等產品輸出,可能在兩、三年內就會面臨到高額碳稅。
身為全球供應鏈的一環,過去所謂「高CP值」的「台灣製造」已經不再是勝利保證,還須善盡地球公民的義務,積極投入低碳轉型。
二代思維較利於轉型在轉型議題中,二代接班轉型則屬於治理層面。
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台灣家族企業傳承白皮書」中指出,未來計畫交由二代接班的比例為44%,但尚未考慮繼承問題的企業也高達33%。
鍾惠民認為,近五年來已看到愈來愈多二代接班成功的例子,通常二代接手後,也能加速數位轉型。
例如像專營麵食類水餃、燒賣、餛飩自動化製作機械的安口食品,總經理歐陽志成接班後,已建構物聯網監控機器運作,提升服務品質。
目前安口產品銷售到全世界逾120國,疫情期間甚至逆勢成長,「數位化就是跳脫單純『賣機器』的思維,父親看到兒子做出成績,也只得服氣,」鍾惠民說。
現代企業決策過程更為艱難,但只要掌握決策理論,了解新科技和數位創新帶來的影響,打造韌性組織,就能讓企業走得更遠更久。
更多內容請見2022年4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企業目的必須來真的!〉https://www.hbrtaiwan.com/magazine/HBR188
其它文章
-
六代同堂的職場難題
【文/楊瑪利】 你是否注意到,台灣的職場已進入多元世代融合中。許多二、三年級出生的台灣第一代創業家,仍充滿戰鬥意志,尚未退休;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則已進入職場
哈佛商業評論 20天前 -
領導者俱樂部×明昌國際:二代接班如何成長25
【文/張彥文;攝影/蘇義傑】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推出哈佛式的個案教學,吸引業界的領導階層競相報名,並因此成立「領導者俱樂部」,定期參訪卓越有成的企業;位
哈佛商業評論 20天前 -
永進機械牽頭數位轉型鏈,帶動產業升級
【文/張彥文;攝影/黃菁慧】 追求數位轉型,是許多公司的目標,永進機械總經理陳伯佳卻有更遠大的企圖心,希望帶著供應商、協力廠一起轉型。這位新任的公會理事長,要如何激
哈佛商業評論 20天前 -
掌握關鍵十招,全面啟動AI變革
【文/湯瑪斯.戴文波特 Thomas H. Davenport、尼廷.米塔爾 Nitin Mittal】 許多組織的人工智慧(AI)行動方案,規模都太小,試探性質太
哈佛商業評論 20天前
雜誌最新
- 塑化股價先行 業績先蹲後跳先探週刊 11天前
- 理財從小開始!家庭財務長邱懷青教你小錢立大功獨家報導 12天前
- IPC疫後出貨大爆發 缺料緩解 買盤歸隊財訊快報 13天前
- 中國半導體在地化最大受惠者:家登萬寶周刊 16天前
- 藍燈買股 機會來了理財周刊 16天前
- 通膨、升息、俄烏戰爭、中美角力局勢混沌,2023全球新霸主從遠見雜誌 17天前
- 台北/精品宅賣1戶少1戶 大直37塊地蓋牌緩推好房網House Fun 18天前
- 把握意外的成功與失敗 從意外誕生!年銷23 億美元3M 便利能力雜誌 19天前
- 高科大讀4年 創造千萬價值時尚家居 19天前
- 六代同堂的職場難題哈佛商業評論 20天前
熱門文章
- 請檢視您的塔位權狀 萬寶周刊 289天前
- 吳鳳:請不吝嗇地對孩子說這9句話,讓孩子感受父母給的愛! 媽媽寶寶雜誌 311天前
- 李芃向孩子推廣無字天書:「在多多書裡,媽媽也可以當一個聽故事 媽媽寶寶雜誌 311天前
- SHOPLINE聯手zingala銀角零卡 理財周刊 38天前
- 誰讓烏克蘭人民、台灣的環球晶無語問蒼天? 遠見雜誌 327天前
- 虛擬貨幣設陷阱 釣魚簡訊駭密碼 投資詐術升級 一年被騙走20 財訊 303天前
- 【現場直擊】八寶空間美學 人物專訪幕後花絮 OPEN DESIGN 282天前
- 車電汽車板夯 燿華第二起飛! 萬寶周刊 136天前
- 2022世界環境清潔日,WASHWISE與您一起灰水安全愛護 時尚家居 136天前
- ADAS產值暴衝一倍,5檔小兵當先鋒 萬寶周刊 129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