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天下文化】 2022年仍將是個很有趣的一年,由於美國及台灣股市已經連續漲了幾年,媒體都在討論有哪些可能影響2022年經濟及股市的風險。
大家不約而同地提到通貨膨脹帶來的升息風險、新冠疫情的變數,而中美關係更是大家關心的重中之重。
中美鬥爭不僅將影響2022年,也將長期攪動未來的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根據政治大學財務管理榮譽教授周行一的全盤分析觀察,中美在激烈鬥爭後沒有人會倒下,這將是一場雙贏的戰爭,中美的政治、經濟、社會將逐漸匯流,並且形塑出未來的全球經濟與企業經營環境。
做為企業經營者的你必須了解,中美「戰爭」的趨勢將如何影響這個世界,以及你的企業與投資;且要同時把握機會、管理風險,因為這將決定你的企業能否在中美競合之中脫穎而出。
中美都想獲勝,但作者已經分析,在長期的中美戰爭之後將是個雙贏的結果。
如果中美雙方長期都無法戰勝對手,經過相當程度的相互模仿、截長補短之後,在經濟、政治、社會制度方面中美將愈來愈像,這是世界之福,因為誘發兩國激烈衝突的因素,將因兩國的相似度增加而減少。
兩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會是什麼樣子呢? 趨向社會主義化的美國資本主義 2020年總統選舉,經濟(79%)是最多選民關切的議題,其次是COVID-19疫情(68%);2016年最多選民關切的議題也是經濟(84%),其次是恐怖主義(80%);2012年與2008年也是一樣,經濟議題仍分別為86%及87%選民所關注。
在貧富差距大的社會裡,經濟果實無法雨露均霑,必須輔以社會福利政策。
傳統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可以影響經濟,可是無法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這個現象在COVID-19疫情中更趨明顯。
疫情期間美國政府以史上最大的財政支出,輔以利率幾乎為零的貨幣政策拯救經濟。
這樣的政策施行下來,儘管2020年美國實質GNP成長率衰退了3.51%,經濟表現仍是主要先進國家中最亮麗的,而且股市狂漲,標準普爾500指數總報酬率於2019年及2020 年各漲了31.49%及18.4%,但是貧富差距狀況卻急遽惡化。
川普總統任內每年預算都膨脹,因為COVID-19疫情,他還簽署了兩次特別紓困法案,共3.1兆美元,提供人民現金、失業補助、企業補助等。
拜登上任後,馬上通過1.9兆的美國拯救法案,紓困範圍基本上與川普類似,但略為擴大。
隨後又推出一個史上最大規模的6 兆美元年度預算案,儘管有3兆美元的增稅收入,這個預算案仍會讓美國債務在2035年達到美國經濟規模的117%。
除了一般預算支出,該預算另外增加了對抗氣候變遷及擴大社會福利支出等新項目,包含免費學前教育、免費社區大學、因家庭或健康因素請假的補助、交通及網路基礎建設等。
2021年8月,國會又通過了一個1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
中國是一個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混合的經濟體,如何在政府干預與市場機制之間取得平衡是基本的挑戰;而美國要讓貧富差距變小,同時要維持資本主義,也是美國未來的挑戰。
如果美國要世人相信其制度比中國好,貧富差距大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共同富裕」將帶給美國很大的壓力。
同時,對於社會公平及社會正義的強調,讓減薪、裁員、改變工作條件等措施的施行難度提高。
所以美國已經進入了更社會主義化的狀態,政府必須投入更多財政輔助措施,並將紓困範圍擴展到更多個人與企業,政府的財政負擔與債務將因而劇增,這是民主社會的宿命。
在這方面,美國會愈來愈像社會主義的中國。
中國極可能成為巨大的新加坡 中國與新加坡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華人國家,有相同的中華文化背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文,但是除了少數民族如印度裔及馬來人區域,中文幾乎可以暢行無阻;一黨專政,國家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互補。
但是中國也有與新加坡不同之處,使得中國的發展較為艱辛。
新加坡年輕、包袱小,在發展過程中迅速找到了適合自己國情的治理模式,而且幅員小及人口少,施政的複雜度較低。
中國則承繼了數千年的歷史,共產黨的社會主義還在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福利國家等各種思潮的衝擊中蛻變,希望找到一個具中國特色的道路,而且幅員廣大及人口眾多等因素,讓中國成為非常複雜的體系,需要高效率的管理才能經營出色。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新加坡一致:每五年擘劃國家經濟發展藍圖,以市場經濟提供人民致富的誘因,以國有企業執行政府經濟政策。
中國也積極國際化,2001年加入WTO,積極招商引資,調整法治與世界接軌。
中國有全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鏈,在某些領域已具備世界級尖端科技,並且規畫到2035 年,上海要與紐約和倫敦並駕齊驅,成為頂級全球金融中心。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對政治權力及言論自由的控制正逐漸失去完全的掌控力。
2020年大選,人民行動黨獲得83席,反對黨勇奪10席,這是自1966年以來反對黨所占的最大國會比例。
儘管如此,新加坡到今日的經濟發展階段仍算是維持一黨專政,習近平及中共說不定也這樣想:把經濟搞好,貧富差距合理,中國也能維持長久的一黨專政。
可以預期中國走新加坡路線,以極權的政治制度維護社會安定,謀求經濟高度發展,爾後再適度調整或放鬆政治控制力。
(本文摘自第七章〈中美競爭中的匯流〉) 書名:中美匯流大未來:地緣政治、宏觀經濟、企業經營趨勢 作者:周行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22年1月10日 更多內容請見2022年2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數位破壞浪潮沒這麼可怕!〉 https://www.hbrtaiwan.com/journal_content_HBR186.html
其它文章
-
六代同堂的職場難題
【文/楊瑪利】 你是否注意到,台灣的職場已進入多元世代融合中。許多二、三年級出生的台灣第一代創業家,仍充滿戰鬥意志,尚未退休;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則已進入職場
哈佛商業評論 21天前 -
領導者俱樂部×明昌國際:二代接班如何成長25
【文/張彥文;攝影/蘇義傑】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推出哈佛式的個案教學,吸引業界的領導階層競相報名,並因此成立「領導者俱樂部」,定期參訪卓越有成的企業;位
哈佛商業評論 21天前 -
永進機械牽頭數位轉型鏈,帶動產業升級
【文/張彥文;攝影/黃菁慧】 追求數位轉型,是許多公司的目標,永進機械總經理陳伯佳卻有更遠大的企圖心,希望帶著供應商、協力廠一起轉型。這位新任的公會理事長,要如何激
哈佛商業評論 21天前 -
掌握關鍵十招,全面啟動AI變革
【文/湯瑪斯.戴文波特 Thomas H. Davenport、尼廷.米塔爾 Nitin Mittal】 許多組織的人工智慧(AI)行動方案,規模都太小,試探性質太
哈佛商業評論 21天前
雜誌最新
- 塑化股價先行 業績先蹲後跳先探週刊 11天前
- 理財從小開始!家庭財務長邱懷青教你小錢立大功獨家報導 12天前
- IPC疫後出貨大爆發 缺料緩解 買盤歸隊財訊快報 13天前
- 中國半導體在地化最大受惠者:家登萬寶周刊 16天前
- 藍燈買股 機會來了理財周刊 16天前
- 通膨、升息、俄烏戰爭、中美角力局勢混沌,2023全球新霸主從遠見雜誌 18天前
- 台北/精品宅賣1戶少1戶 大直37塊地蓋牌緩推好房網House Fun 19天前
- 把握意外的成功與失敗 從意外誕生!年銷23 億美元3M 便利能力雜誌 19天前
- 高科大讀4年 創造千萬價值時尚家居 19天前
- 六代同堂的職場難題哈佛商業評論 21天前
熱門文章
- 大缺工潮來襲!國家建設怠速中 遠見雜誌 18天前
- 李芃向孩子推廣無字天書:「在多多書裡,媽媽也可以當一個聽故事 媽媽寶寶雜誌 312天前
- 【現場直擊】八寶空間美學 人物專訪幕後花絮 OPEN DESIGN 282天前
- 把握意外的成功與失敗 從意外誕生!年銷23 億美元3M 便利 能力雜誌 19天前
- 近在咫尺的永續財報 市場人才&未來準則一手抓 能力雜誌 86天前
- 獨家開箱鴻海電動車!直擊台灣隊挺進美國,重裝打造台灣第二座護 遠見雜誌 32天前
- 當ESG成為熱門議題 中小企業口碑行銷機會及盲點 能力雜誌 19天前
- 請檢視您的塔位權狀 萬寶周刊 290天前
- 藍燈買股 機會來了 理財周刊 16天前
- 理財從小開始!家庭財務長邱懷青教你小錢立大功 獨家報導 9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