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瑪利】 新的一年,提升自己成為多元人才,並且讓公司的同仁們更多方面發展,都是提升個人與企業競爭力的不二 法門。
自從2021年7月中旬《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Harvard Business Review,HBR)的Podcast《請聽,哈佛管理學》(https://linktr.ee/hbrtaiwan_podcast)開台後,受惠的不只是我們的聽眾,HBR團隊也收穫很多。
為了製作Podcast,必須精選主題與文集、撰寫腳本、對外溝通,迫使同仁們也必須比過往更精讀HBR,不只是當期新內容,還包括過去的經典內容,讓成員也跟著一起學習與成長。
12月20日這一週上線的主題是「打造高績效的個人與團隊」,當週第一集就介紹一篇我認為的經典好文〈讓自己舉足輕重〉(making yourself indispensable)。
這篇文章雖是十年前寫的,但隨著趨勢與環境變遷,套在目前的時代背景下更顯重要。
尤其此刻正值歲末年初,每個人與公司都在盤點未來一年發展計畫,讀這篇文章更有價值。
培養交叉技能,比專研一項技能重要 為什麼這篇文章值得推薦?它談到一個核心概念是「交叉」。
強調想晉身到最高階層,就必須培養互補技能。
換句話說,要成為領導人,不能只有單一技能,也不能一直做同樣的事,才能成為組織中不可或缺的人。
例如運動員早就是交叉訓練的代表。
經驗豐富的馬拉松選手光靠增加跑步距離,無法明顯加快速度。
為了提升水準,他需要透過重量訓練、游泳、騎自行車、間隔訓練、瑜珈等,來補現有訓練方式的不足。
又如瘦身,運動或節食,只做一項,效果都不好,必須兩樣交叉持續做,才有效果。
領導能力培訓也是一樣。
例如,你已經是技術高手了,更深入鑽研技術手冊的收穫,不如磨練溝通之類的互補技能。
讓〈讓自己舉足輕重〉這篇文章驚人的是,作者的資料庫中有3萬多名接受培訓的中高階主管,一共有25萬筆評量紀錄,從中研究人員發現了16種正向關鍵技能,除了每個人必須擁有一項專業技能外,如何溝通、如何建立人脈,如何策略思考、如何倡議,創新、推動變革等等,也都是重要技能。
研究發現,有些技能的互補性極強,若同時擁有兩項互補技能,比深入一項技能的人,績效勝出非常明顯。
例如,若只是「專注追求成果」,卻不重視「建立人際關係」,只有14%的人有機會達到卓越;但同時擁有這兩項,則有72%的機會。
又如技術很扎實的人,若同時「溝通能力強」,鐵定更卓越。
2021年成功大學慶祝建校90週年。
校長蘇慧貞特別提出,未來人才必須是「T型人才」。
她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通才」為例,提出因應世界變遷,作為一所大學,除了培養專業人才外,還需培養全面跨域知識跟整合能力的T型人才。
回顧2021年,HBR也有幾項創舉。
開設Podcast、舉辦第一屆數位轉型「鼎革獎」(https://www.hbrtaiwan.com/event/2021_hbrdx/)、評選台灣第一份上市櫃女性CEO二十強(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10788.html)。
在人才培育方面,我們推出了哈佛式個案教學的「領導者學程」(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10762.html),透過HBR最精典的個案研討(case study),聚焦於訓練企業負責人與高階經理人,發展策略觀點、面對兩難決策思維,並且透過課程平台,連結不同產業的精英,形成全台的領導者社群。
新的一年,提升自己成為多元人才,讓公司的同仁們更多元發展,均是提升個人與企業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更多內容請見2022年1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建立新時代領導團隊〉 https://www.hbrtaiwan.com/journal_content_HBR185.html
其它文章
-
塑膠業的毛利王!創新研發力逆轉夕陽工業
【文/張彥文】 走進宗瑋工業的廠房,會以為自己身處高科技的研發中心。現任董事長林健祥,30年前接手家中虧損連連的塑膠工廠,放下博士光環從頭打拚。他雖身處傳統產業,卻
哈佛商業評論 16天前 -
為台灣企業加油,葉淑娟提「永續四方針」
【文/張彥文;攝影/蘇義傑】 《哈佛商業評論》今年創刊一百週年;遠見雜誌.天下文化事業群,於2006年取得全球繁體中文版授權,並於此百年慶之際,展開系列報導。本期專
哈佛商業評論 16天前 -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文/楊瑪利】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這句看似拗口難懂的一句話,背後有什麼樣的涵意呢? 近日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文政,接受《哈佛商業評論》舉辦的C
哈佛商業評論 16天前 -
開啟遠距醫療時代
【文/羅伯.珀爾 Robert Pearl、布萊恩.韋林 Brian Wayling】 虛擬健康照護(virtual health care)也稱為遠距醫療(tel
哈佛商業評論 16天前
雜誌最新
- 人棄我取買什麼?理財周刊 13小時前
- 這三個族群 車用晶片接單OK 國際IDM指標廠財報優於預期 先探週刊 15小時前
- 財報績優電子股反彈急先鋒萬寶周刊 16小時前
- 居家風水系列-高架捷運的特殊形局住展雜誌 1天前
- 抵禦嚴旱智多星 桃三灌區供灌有成 桃園百年大旱紀實豐年 2天前
- 股債波動大 第一季壽險公司淨值蒸發五千億 金融股漲多恐下修 財訊 6天前
- 台中/台積電吸力發功!機捷特區交易年增逾1成好房網House Fun 7天前
- Soa宋蕊安飽覽奢華杜拜城的中東風情時尚漫旅 10天前
- Take Care Carefully女性專屬的清新大氣呵護時尚家居 10天前
- 與病毒共存宅經濟退燒 AR VR AI 沉浸式消費旺商機能力雜誌 13天前
熱門文章
- 揭開2022序幕 迎接春意盎然魔法慶典 義大遊樂世界 時尚漫旅 73天前
- 刻在區塊鏈上的藝術 暢談NFT的美麗與哀愁 能力雜誌 223天前
- 新北/房價重返高點!洲子洋重劃區站上4字頭 好房網House Fun 36天前
- 與病毒共存宅經濟退燒 AR VR AI 沉浸式消費旺商機 能力雜誌 13天前
- 財報績優電子股反彈急先鋒 萬寶周刊 16小時前
- 人棄我取買什麼? 理財周刊 13小時前
- 從「斷捨離」開始財富累積 3個讓小錢變大錢的好方法 Money錢 293天前
- 類全委保單擁3大特色 投保簡單、穩定金流,讓你做自己退休的主 小花平台 184天前
- 從倒風內海上岸 踏查麻豆港的滄海桑田 鄉間小路 255天前
- 陽光滲透的夾層設計X日式時尚宅 Living住宅美學 218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