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趨勢未歇、股市低迷 台股殖利率下修 存股族2招因應

Money錢 2022/10/31 14:30(143天前)
撰文:劉宗志(薯哥)

今(2022)年對於全球股票市場是風雨飄搖的一年,台股指數從年初高點至今的下跌幅度也來到3成左右,已經不輸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的波段最大跌幅,許多個股的跌勢更在4、5成以上。

大家最近應該開始注意到,許多公司在股價修正了一大段之後,陸續出現「庫存調整」或是「調降資本支出」的消息。白話來說,就是廠商開始下修原來的樂觀預期,這也代表接下來的營收獲利表現不會像先前所預期的樂觀。

獲利下滑
股票殖利率恐跟著下修


舉個簡單例子,假設一家公司今年配發股利1.65元,以股價最高點45元計算,股息殖利率只有3.67%,經過今年股市的明顯修正之後,股價掉到30元附近,投資人就會開始預期這家公司的殖利率已經回到5.5%。此時少部分會關注財報的投資人可能會發現,這家公司今年前3季每股盈餘連1元都不到,比去年前3季每股盈餘1.45元大幅衰退。這樣明年還能配發1.65元的股利嗎?

如果這家公司維持一樣的股利配發比例,而且第4季獲利未見起色,那麼可以想見明年配發的股利將會比今年縮水,殖利率就不會是5.5%。

美、台連升息
存款、債券利率吸引人


存股族除了面臨股價及殖利率修正的狀況,這陣子不論是存款、債券的利率都在攀升。以債券來說,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甚至一度突破4%。台幣方面,以台銀最新的存款利率來看,活期儲蓄存款利率來到0.45%,1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固定利率也已經來到1.35%,這相較於1年前活儲利率0.1%、定儲利率0.79%已經明顯高了一截。

面對利率上升、殖利率下滑這一消一長的變化,存股族還能夠賺到高殖利率嗎?接下來應該如何操作?這裡提供2種操作策略供投資人參考。

策略①:提高獲利穩定公司持股比重

存股族通常是抱著中長期投資的心態,鎖定配息以獲取相對較高的殖利率為目標。投資人在目前相對偏空的市況當中,不妨檢視手上的持股,觀察其近幾年的獲利穩定程度,尤其是今年面對市況大幅波動,獲利是否下修,或是出現財測下調、資本支出下修等狀況。

如果出現上述狀況,代表手上的這類持股應該是較容易受到大環境經濟狀況波動影響的景氣循環股票,建議存股族降低這類持股比重,轉進獲利相對穩定、較不受景氣影響的公司。

舉例來說,被不少股民奉為「存股神主牌」的中華電(2412)這幾年的獲利穩定度高,股價波動幅度也不大,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1,572.4億元,年增4.4%,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280.5億元,自結每股盈餘為3.62元、年增3.4%,每股盈餘達成率為財測的105.5%至108.9%,超越財測目標。

除了獲利小幅增加之外,中華電股價也已經從今年高點132.5元修正至近期約109元,以今年股息4.608元計算,股息殖利率也從股價高點時的3.48%回升到近期的4.23%,如果中華電第4季維持相當獲利能力,明年配息應該不會低於今年。

策略②:調整股債投資配置


追蹤景氣循環、鎖定具有成長動能的產業與公司,在多頭市場中相當有用,不過,這種方式在今年空頭市場當中恐怕使不上力。

以目前市況來看,一般預期科技業庫存調整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以股價領先景氣3~6個月的假設為前提,股市有機會在今年第4季或明年第1季落底。對於存股族來說,如果手上的持股已經是不容易受到景氣循環影響的股票,自然不太需要進行調整。反之,若手上持有景氣循環股,在市況未明之前,可以考慮降低持股部位、提高債市比重。

目前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已經超過5%,相較於近年平均值3%已高出一大截,可以考慮增加債券比重,提高整體投資組合的殖利率,同時,債市波動程度通常較股市來得小,在市況未明時減股增債,可以降低投資組合波動,等待未來市況回升,退可守進可攻。

更多精彩內文請見《Money錢》2022年11月號第182期
FB留言

其它文章

  • 台韓新生代高手大對決 出身不重要 投資實力才

    不論你的出身背景、學經歷或IQ高低,投資人如果沒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或交易心法,又忽略了風險,甚至把運氣當實力,股市淘金夢很容易就破碎,所謂的少年股神、航海王去年消

    Money錢 50天前
  • 4種升級版紅包理財術 陪孩子一起養大壓歲錢

    撰文:游季婕 過去拿到壓歲錢最常聽到的話就是「爸媽幫你存起來」,接著就再也不會聽到關於壓歲錢的消息了。雖然對於大部分的父母來說,會認為壓歲錢仍舊是自己的錢,或者覺得

    Money錢 50天前
  • 2023年投資展望高峰會

    歷經起伏不安的一年,對於今年投資前景, 以及該如何擬定投資策略,是多數人關心的議題。 CMoney於去年12月17日舉辦「展望2023年投資高峰會」, 力邀7位專家

    Money錢 50天前
  • 抓合理進場價位 穩賺價差與股利 走在財報前

    撰文:劉宗志(薯哥) 走過2022年這個空頭年,投資人都希望2023年股市能有像樣的反攻表現,同時更企盼能夠洞燭機先,領先掌握具有題材以及上漲潛力的產業與個股,其中

    Money錢 50天前

降雨:

氣溫:

合作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