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文赫】
除了烏俄戰爭外患之外,台灣自己還有內憂:跳電問題,高雄興達電廠出包造成全台大停電,產業損失高達上百億,還沒夏天就出現跳電,回顧近年大規模停電事故,除了2021年分別兩次的513以及517外,再來是2017年的815大停電,更往前追溯就是2002年,台電近1年內就3次大停電,台南永康區更是6天停電5次,暴露用電調度缺陷,2021年12月核四公投落幕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曾斷言未來台灣必定面臨缺電危機。
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淺碟式經濟,與國際聯繫密切,中美貿易戰台灣的半導體實力,世界有目共睹,可作為國安屏障,而今年停電、跳電事故,等同宣告世界各國台灣缺電或供電不穩,嚴重影響台灣長久以來建立的半導體重鎮的美名,台海危機升溫下,斷電、缺電,早已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國安問題,這也是外資近期大賣台灣電子股的原因之一,2022年在內憂外患下,綠電議題又會被市場拿出來討論,但風力發電多於離岸設置緩不濟急,火力發電對環境影響有所疑慮,最能夠快速響應政策的仍是太陽能產業以及儲能設備。
萬寶週刊訂購專線:02-6608-3998分機轉355、356、386
【本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 請見完整內容《萬寶週刊》【14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