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子榕】
2021年台股漲幅名列前茅,優於亞洲股市,具有基本面強勁的支撐,企業獲利大幅成長,上市櫃公司創下新紀錄,2021年12月營收4.06兆,月增4.7%、年增12%,2021年全年營收40.9兆元,年增16.2%,全年營收創新高公司達680家,史上最多,這就是台股能持佔穩萬八的理由,而即將進入農曆年,本次假期比以往都長,在美國FED升息以及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有破口的狀況下,盤勢相當震盪,要能安心抱股過年的標的,勢必以業績為主,12月營收創高股仍是最佳首選。
電子股營收創高且股價位階低為首選
2021年因為疫情加速數位轉型,引爆半導體需求,再加上缺料、塞港等因素,帶動半導體上中下游公司的業績全面大好,股價雨露均霑、百花齊放,幾乎漲幅都有一倍以上,但也因為股價已經來到高基期,除了有籌碼凌亂的問題外,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回檔,因此選股方向要以位階低檔還沒大漲的個股為主。
散熱廠雙鴻(3324)12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15.1億,月增1.8%、年增19%,2021年營收倒吃甘蔗,2022年4大產品線全面齊揚,伺服器方面,氣冷與水冷解決方案更獲得AMD新一代5奈米製程伺服器,光AMD今年的下單量比去年倍增,也正式通過Intel新一代伺服器平台Eagle Stream認證,獲得Intel指定採用。過去雙鴻因VC熱導管在手機市場大放異彩而成長,去年中國至惠手機銷售差,今年隨著非蘋手機品牌廠計畫陸續導入VC,今年3月月產能將回升至500~600萬台水準,並且手機設備折舊採加速折舊法,已陸續攤提完畢,折舊會下降30%,大幅進低成本。後疫情時代,筆電已經變成剛性需求,對於功耗跟瓦數的要求會讓ASP提升,以及影像處理所需的顯示卡同樣在電競、挖礦熱潮延續,今年電競會大於商用筆電,VC滲透率從20%上升到40%,另外還有Apple跟DELL的貢獻,手機+PC、NB領域今年將比去年大幅成長。車用領域布局4年多,正將逐步發酵,目前至少有10幾個案子在進行,配合國內車用電子廠參與車機、產品設計,而目前車用散熱主要由中國、泰國廠出貨,車用產品今年逐季成長。過去雙鴻單靠VC導入三星手機,股價就創下天價265.5元,今年4大產品爆發,要過天價不是難事,股價突破年線翻多,投信買超。
萬寶週刊訂購專線:02-6608-3998分機轉355、356、386
【本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 請見完整內容《萬寶週刊》【14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