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2020年以來,企業討論最多的管理議題和人才需求是什麼嗎? 答案是:「永續」。
在疫情衝擊與全球氣候變遷下,ESG準則(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公司治理)已成為全球企業競爭力的新重點。
製造業、科技業紛紛被要求落實「排碳淨零」,成為綠色供應鏈;金融業也嚴格檢視企業永續作法,推動「綠色投資」。
當企業急著變綠,人才是否能跟上?身為台灣的大學龍頭,台大校長管中閔在2017年參與校長遴選時,就將「永續校園」作為未來治校承諾。
2019年1月就任校長後,馬上成立USR委員會與常設辦公室,規劃「台大永續藍圖」。
2020年7月,更發表台大創校92年來的首本「社會責任報告書」。
今年更推動台大管理學院與《遠見雜誌》雙強攜手,將於11月中旬首創「台大.遠見ESG永續領袖講堂」。
「未來大學和永續校園,是我最想留給台大的兩項遺產,」管中閔接受《遠見》專訪時表示,「永續」思惟將是未來人才必備條件,也是台大人未來的DNA。
以下是他接受專訪的精華摘要: 要面向未來,不是著眼過去 《遠見雜誌》問(以下簡稱問):為何2017年您參與校長遴選時,就將「永續」做為政見? 管中閔答(以下簡稱答):早在2015年,聯合國就宣布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昭告世界必須重視永續。
只是過去,台灣或許覺得自己在世界地圖上相對渺小,在這類全球性議題上只是局外人。
我參加校長遴選時,一直強調一個重點,就是大學應該是面向未來,而不是只著眼過去問題。
大學,本就應該領導社會改變,需要探討與帶給學生的,比當前社會上正在做、正在想的事情,還要再領先一步,而不是跟在社會後面,等出現問題,才來趕著解決,那只會讓大學變成「補習教育」。
這也是為何我上任這兩年來,花最多時間和心力參與的,第一個是「未來大學」,另一個就是「永續校園」。
前者,台大已經連續兩年舉辦「未來大學高峰會」,推動學制鬆綁、課程創新,希望帶領所有人看見「未來大學將如何改變」;後者,是我接下來這一屆兩年任期,預計將投入最多心力的另一個項目,帶領大家看見「未來社會將如何改變」。
從未來的角度來看,「永續」必然會成為大學發展的重要目標,台大既然是國內龍頭,那「If not us, who? And if not now, when?」(如果不是我們做,那誰來做?如何不是現在做,那何時做?) 盤點優劣勢,規畫路徑圖 問:您怎麼帶領台大從倡議、推廣到落實永續與USR? 答:2019年上任後,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請老師們盤點台大做了哪些?又有哪些還沒做? 舉例來說,台大光是校內與永續相關的課程,就有超過9000門;很多老師甚至不自覺自己做的研究和永續議題有關,只是根據自身專長,投入環境議題、防災研究、環境變遷。
學生社團活動更深入台灣偏鄉,甚至前進非洲、印度、大平洋島國,研究環境保育、人類生存等議題。
去年夏天,台大推出創校以來第一本「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就是揭露台大目前已經擁有的永續基礎。
有人會質疑,這些都是原本就在做的啊?但如果不知道現在已經做了哪些,也就不會知道台大具備哪些優勢、劣勢,哪些做過卻還不足,需要後續更多投入。
我和同仁說,接下來,台大對永續就要規畫出清楚的「路徑圖」。
在現有基礎上,找出哪些事情要優先做、預計多久可以改進。
例如,我去年宣布,台大將在2028建校百年時,達成碳中和50%;2048年,達成碳中和100%的目標。
這不是隨便喊價,而是檢視過目前台大的排碳量、減碳時程後,設定出來可執行的進步幅度,透過畫出「落實時間軸和路徑圖」,所有人也才知道每年該做到哪些。
今年,我預計將ESG從USR中獨立出來,成立「永續推動委員會」,下面將有不同的工作分組,盤點校園要做的永續項目,包括水、建築、能源、廢棄物等,分成八大面向,我已決定親自擔任召集人,並在今年11月15日校慶當天,和全校師生宣布詳細作法。
譬如,台大近期訂了三項短期目標:能源、交通與智慧校園,校園提高採用非石化燃料電力、校內全部採用電動車、未來降低燃油車進入校園,一步一步、具體而微地往目標前進。
這不只是一種對外宣示,更希望透過制度的建立,讓永續可以落實到全校每個人的腦海中,成為每個台大人的DNA,如此,永續才能成為學生畢業也能帶著走的知識,永續校園也不會因校長的更迭而改變。
結合產業知識,成自身專長 問:您對台大未來永續人才的期待? 答:過去,很多人都把永續當作「事不關己」,隨著國際對企業開始要求,才變成「非得執行的工作」。
但如果台大在學校內透過這些規範來落實,就等於把這些「外部性的要求」,轉變為所有台大人的「內生化的基因」,思考自己可以在永續上做些什麼,甚至變成「領域專長」。
例如,一位理學院的學生,本科可能是化學,但透過永續相關的課程、活動、研究,開始思考怎麼把本科專長和永續議題做連結,未來他進入企業,面對廢棄物問題,或許就可以把相關知識結合產業現狀,轉化為新的永續作法。
持續推動下,我相信,一定可以慢慢把永續內化成學生思想體系的一部分,面對各種關鍵抉擇時,自然而然就會把永續放入判斷的架構內。
當愈來愈多人具備這樣的想法,永續也就將變成台灣社會共識,而不再只是口號或被迫。
我擔任校長已經超過兩年,如果有人問我這段時間做了哪些事情,當然有琳琅滿目的成果可以說;但如果進一步問:10年以後有哪些還會被大家記得?我認為只有兩件,一個是未來大學、一個就是永續校園,因為,這將對「大學是什麼?」帶來根本且長久的改變,開創台灣,甚至世界新的未來,這就是我認為大學,以及台大最重要的價值。
其它文章
-
台灣觀光最壞的時刻 也是最好的起飛點
【文.謝明彧、馮紹恩】 2022-08-01 跨國廉價旅遊,疫情後不會回來了!這是所有觀光業者的最大共識。出國成本墊高許多,造成台灣國旅大爆發,但邊境開放後國旅是否
遠見雜誌 14天前 -
找出旅遊「新標籤」 趕上國際觀光潮
【文.謝明彧、馮紹恩】 2022-08-01 台灣究竟拿什麼吸引國外觀光客造訪?除了最美風景「人」之外,還有哪些特色可以推廣?專家建議,利用解封前的關鍵時刻,找出台
遠見雜誌 14天前 -
國際旅遊復甦解鎖觀光,台灣的機會與挑戰是?
【文.謝明彧】 2022-08-01 疫情趨緩、邊境解封,全民引頸期盼!除了民眾想出國旅遊之外,觀光業更對後解封時代迎來外國觀光商務客滿心期待。國際旅遊因為疫情大洗
遠見雜誌 14天前 -
擁抱兩大轉變 國際商務客更願埋單
【文.謝明彧】 2022-08-01 台灣解封後,哪些國外旅客會先造訪?專家指出「會展旅遊」「探親旅遊」「個人旅遊」三種類型最多。而解封後的旅宿業如何打頭陣?掌握兩
遠見雜誌 14天前
雜誌最新
- 發揚台菜為使命 創意玩轉禽類料理鄉間小路 1天前
- 軍演衝擊投資環境理財周刊 4天前
- 蘋果商機布局首選?萬寶周刊 5天前
- ADAS技術論輸贏 台廠誰沾光?先探週刊 5天前
- 台中/移入人口增!北屯機捷特區年漲2成不回頭好房網House Fun 7天前
- O'right歐萊德 綠承諾從碳盤查及綠色工廠起步 洗淨滿頭能力雜誌 11天前
- 白髮皺紋我驕傲 熟女素顏拒絕修修臉全球中央 12天前
- 還在傻傻存? 存飆股 讓你1次賺進10年股息!Money錢 12天前
- 這本書,我一定收藏!哈佛商業評論 13天前
- 台灣觀光最壞的時刻 也是最好的起飛點遠見雜誌 14天前
熱門文章
- 日勝生加賀屋推部屋食專案 在房內安心用餐 時尚漫旅 84天前
- 台中/移入人口增!北屯機捷特區年漲2成不回頭 好房網House Fun 7天前
- 被fire、創業被背叛 慘痛經驗助攻奪夢幻工作 | 104掌 104掌聲 221天前
- 多買不怕賠不到! 買雙實支實付醫療險要注意這些事 Money錢 76天前
- 還在傻傻存? 存飆股 讓你1次賺進10年股息! Money錢 12天前
- 白髮皺紋我驕傲 熟女素顏拒絕修修臉 全球中央 12天前
- 下游電子廠「滿血復活」 伺服器、工業電腦、板卡大旱後雲霓至 財訊快報 204天前
- 高雄/下一個美術館特區!中都濕地掀購屋卡位戰 好房網House Fun 63天前
- 居家風水系列-透天厝形局如何觀察? 住展雜誌 27天前
- 孕婦居家照護10大Q&A 嬰兒與母親 2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