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多數父母以為孩子的身高可以等到孩子開始上學後再開始努力,最新研究卻發現,孩子的長高關鍵,除了基因影響之外,其實從孕期就已經開始奠定基礎。尤其懷孕初期的營養攝取,對寶寶未來的身高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亦即,即便孩子有基因支持足以長到180公分,但若孕期與幼年時期營養不足,也可能讓孩子的身高無法達到預期的水準。
孕期營養.為寶寶身高奠基
若以較極端的例子舉例,臨床上,孕媽咪因疾病因素或營養不良的情況,導致寶寶出生為低出生體重兒者(小於2,500克),其未來罹患疾病的機率不僅偏高,且若再因為照顧不周、營養不足,使生長未能追趕上預期進度,則未來成為矮小兒童與矮小青少年的機率大幅增加。
曬曬陽光.孕期重均衡
根據統計,國人在妊娠期與哺乳期所攝取的維生素D大多不足,建議孕媽咪或哺乳媽媽除了補充錠劑、魚油、牛奶、媽媽奶粉或多吃魚之外,可選擇每日11點~2點的正午時間,在太陽下曝曬3~6分鐘,研究發現,正午時間的豔陽比其他時間的陽光更容易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但若需避開中午11點~2點的時段,則可能必須增加曝曬時間至15~30分鐘。因此,若日後想哺育母乳,除鈣質之外,建議哺乳媽媽要更留意維生素D的攝取。
寶寶的太陽浴
妊娠初中期.營養補給最要緊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
採訪諮詢/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